惊蛰对传染病重在“防”——中医学2000多年前就奠定了预防医学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现代传染病学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的是要“避其毒气”,保护易感人群则主要使人群“正气存内”。《内经》邪、正兼顾的疫病预防思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医学治疫、防疫的指导思想。
防治“春瘟”,应当特别注意及时清除体内的积热。冬天进补要适度,保暖防寒不能忘,提高体质在平时,正气充足防瘟疫。在惊蛰天气适宜的时候,可以选择去踏春,到空气清新的野外呼吸清新空气,排除胸中的郁热之气;也可以食用一些清淡的食品,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帮助人体清除积热。
春天饮食应遵从“春夏养阳”的原则,还要保肝养脾胃。保肝以绿叶菜为如菠菜、油菜、小白菜、青笋等,健脾的有山药、莲子、红枣等。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葱、蒜、韭菜是益肝养阳的佳品。
韭菜,虽然四季常青,终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正如俗话所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李时珍称韭菜为“肝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