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莫贪凉,要防胃肠病
“夏至”节气到了,夏季的第4个节气。我国古代把夏至分成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意思是说,属阳性的鹿,因为在夏至这一天,感觉到了阴气,头上的角就开始脱落下来;后五日地下的蝉感受到了阴气,也匆忙爬到树的高处,开始一夏的嘶鸣;再五日半夏开始破土而出。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这是一种有毒植物,不小心吃了,立刻就会口舌发麻。可万一有鱼刺鲠在喉咙,半夏却能治疗。如果被蝎子蜇了,拿半夏的根捣烂,敷在伤口上,以毒攻毒,也能很快止痛。自然界的许多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就如以毒攻毒的半夏。
半夏,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中药饮片的功效各有侧重。生半夏多外用,消肿散结;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