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孩子培养得自信健康、事业有成。然后就高枕无忧了?很显

念波聊健康 2023-07-31 22:45:35

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

就是把孩子培养得自信健康、事业有成。

然后就高枕无忧了?很显然不是。

成为艺术家的白富美李木子,被赌博老公哄骗,最后丢了性命。

成为副主任医师的许沁,跟养父母撇清关系,放着优渥的生活和热爱的事业不要,要跟一无所有的男主过清苦的生活。

《消失的她》也好,《我的人间烟火》也罢,

这样的主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

为什么好好培养的女儿,

在寻找伴侣这一课上,却总是不及格?

很多人吐槽女主恋爱脑,

但比起恋爱脑更深层的问题,

或者说更令父母们感同身受的焦虑是——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物质条件、最多的爱,

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

根子就在,

该给孩子心理营养的时候,

只给了物质。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提到,

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就将会有爱、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当前时代,孩子们不再感受到物质匮乏,

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凸显的原因——因为很多父母尚未意识到,

当孩子吃一个馒头就能饱腹,

把馒头换成山珍海味,

并不能无限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这也是为什么许沁会被“一碗粥”打动的原因。

米其林大餐能吃饱,一碗粥也能吃饱,

但这个时候,她追求的不再是“食物”本身,

而是这个行为背后的“爱”。

所以别再给孩子更好更贵的东西,

是时候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了。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

孩子在0-18岁之间,有六大发展关键期,每个阶段都有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胎儿期:妈妈的情绪

婴儿期:爱与陪伴

幼儿期:自主探索

儿童期:欣赏与肯定

青少年期:正向的引导

青春期:面向未来的牵引力

孩子的心理营养充足,不缺爱,

就不会在人生的重要阶段,

出现认知和行为的偏差。

无论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营养,

都将影响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焦虑症##情感##心理成长联盟#

0 阅读:0
念波聊健康

念波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