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躯体化严重的求助者的咨询历程一个初长成人的小伙子,可在国内各大医院就医五年之

念波聊健康 2023-09-11 07:30:50

一个躯体化严重的求助者的咨询历程

一个初长成人的小伙子,可在国内各大医院就医五年之多。来时主诉:口吃严重到可以五五分钟说不出话、腹痛、恶心、呕吐、说不出几句话,只能偶尔蹦出一个半个字,跟人交流、自我表达都非合难。通常像这样的病人: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大夫会考虑胰腺炎、胆结石、阑尾炎、胃溃疡、胃穿孔、肠梗阻这些病。然后逐一排查,但是他的检查结果却没有发现化,阳性结果。所有医生都无奈、莫名,他的病成了一个疑难大问题。直至被送到一所著名的医院住院,在又一轮检查之后确认其没器质性病变,就决定进行全院大会诊。那时,内窥镜技术不发达外科医生在处理“找不到病理原因”的病人时,最后的办法是剖腹探查:打开腹腔看看到底有什么东西!然而,这一次会诊,他们请的一位神经科的权威老专家态度坚决地制止了剖腹探查术。原来,这位老专家在神经科也诊治了大量心理障碍的患者,临床经验丰富。他建议他们去找懂心理治疗的医生看看。就这样,患者被转入心理治疗。

一开始,我与这个小伙子沟通很艰难,其家人兴师动众,使得治疗医生不得不小心翼翼,谨而又慎。

首次见面的交流最困难。这个患者满头大汗,给人的感觉是他非常恐惧、紧张。他的眼神总是流露出怯怯的神色,不敢跟人多一点眼神对视。医生想问他的情况,因为他口吃,问得急了,他就两眼发直,脸憋得通红。看得出来,他有想说的愿望、想表达的痛苦,但是他越想迫切地说,就越紧张,越紧张,口吃就变得越严重,直到一个字也蹦不出来。看到这个情景,我暂时没有多问。他的家人介绍了情况,内外科专家排除了器质性问题,转诊的专家意见也很清晰,我就直接从心理治疗的角度交流,安排了单独会谈。

我在最初的治疗中,主要运用的策略是“倾听”,态度关切、心境平和、默默陪伴。他只言片语,我们可以慢慢地拼凑出一些内容,继而发现他心里的内容。当我们不着急、不催促他讲话时,他就轻松很多,能够“哆哆嗦嗦”地往外蹦字。而当他能蹦出一些故事片断时,我们惊喜地看到他的眼神慢慢放松了,表情也慢慢生动了。

其实,与他不善言辞的外表不同的是:他的内心,犹如有一块烧得红通通的碳,炽灼而热烈,肚子里东西也不少,脑子里想法还很多。但为什么感受不到这颗心的温度呢?是什么给这颗心包上了厚厚实实的冷冰冰的外壳呢?这是不是他无法与人交流的直接原因呢?我们看到他的内心有很迫切、很强烈、很痛苦的东西,可就像是一锅闷在小嘴茶壶里的饺子,一点儿也倒不出来。故此,内外科医生们认定:这人啥都不懂、啥都不会说。继而使得者越来越害怕紧张。

经验告诉我,医生不能太急切,不能催,不能推。催促推动会让他一次比一次害怕、二次比一次焦虑,会让我的治疗一次比一-次困难,一次比一次更深地陷入僵局。所以,一直以来,我就陪在他旁动静静地坐着,默默地等着,安抚地看着他很艰难地、一个字字地往外蹦。终于,我在数次治疗交流后完成了对他的精神检查,发现他有严重的强迫性思维,并导致强迫性缓慢、口吃。我发现他的核心问题是强迫性的语言迟缓,伴有躯体化障碍。

十几次治疗后,患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情绪放松了,能说出一些句子。家人反映:他的间歇性剧烈腹痛最近发作次数少了,程度也轻了,他们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失急慌忙地送去急诊。

又经过数次治疗,他的躯体症状明显消失了。

从以上的案例中看到,如果一个人躯体化严重,去各大医院检查没有器质型问题,需要考虑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不适,同时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咨询。专业的咨询也不是通过一次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可能通过系统的咨询,咨询中开始咨询师起的是陪伴,倾听,支持的作用,也就是说心理咨询中快就是慢,慢就是快的原因;咨询过程中找到潜意识背后的需求,通过潜意识意识化,情绪宣泄,内心心结的打开,大部分求助者的躯体症状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焦虑症##心理成长联盟##心理咨询##情感#

0 阅读:47
念波聊健康

念波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