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被看见”,而不是“被赞美”!
生活中,不难听到家长对孩子“没来由”的赞美,
各种赞美,有虚假的,有真实的,有引导的,有夸张的.....
这一切的语言,都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或者更有自信,
虽然赞美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
它把人捧到极高处之后下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很可怕。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
我们常常害怕自己配不上这种赞美,
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
生活中,人们一开口总是忍不住评价。
用“不评价”的方式讲话,似乎不太容易。
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
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
“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
你无须辩解,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
这就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
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
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
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
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
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
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情感##焦虑症##心理成长联盟##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