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健康哦
正本看雪景哦
2024-01-13 13:03:28
昨天我发了一个9岁小朋友的胆固醇数据,所呈现的就是甘油三酯低,高密度高,低密度高的水平,昨天的笔记里我已经详说了。大家之所以还没有发现孩子是高胆固醇人群这件事,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带孩子去验,因为没人会觉得孩子有必要验。事实上越是体型好,爱运动,更健康的孩子,越是会得到以上的数据,这跟健身的人,运动员,比较瘦的人的数据基本一致。也就是更健康的人群,更容易得到这样的数值。(不要口不择言说小孩要中风,当然健身人士,运动员虽然也会生病,但是要知道他们生的大概率不会是心脑血管疾病,不能因为人家会生病就说人家心脑血管风险大,那谁还会健身?这跟运动减少慢性疾病不是相背吗?)
昨天我已经说了,我很乐意在评论区看到大家小孩的血脂报告,可惜正如我所说,没几个给小孩验过,抓到一位一岁半孩子的,见图三,图四。)如果9岁孩子的报告还不能说服你们这不是高血脂,一岁半孩子的总可以吧?不管是一岁还是九岁,他们所呈现的都必须是甘三足够低为前提。
为什么孩子反倒是高胆固醇人群?因为首先孩子不会吃个没完,他们一般都有“贵族”精神,吃饱那是一口不吃(除了那些被撑坏了的孩子)。所以他们的甘三不会高,撑坏的甘三必高。当他们没有乱吃很多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细胞上的ldl受体活性就不会很高,低密度此时便看起来高。(这点你不用犟,只要三天不吃饭就会发现自己的ldl高上天,事实证明一切)。
但是因为他们身体运作良好,ldl受体活性低,剩余的胆固醇,大脑毫不犹豫地派高密度去回收回肝脏。所以他们的高密度也不会低。至此;甘三低,高密度高,低密度高的健康数据就形成了。
很多人说ys不是这么说的,你要知道热量理论是近几年才被发现的,是美国的实践家➕澳洲的医生一起发现的,这我在热量理论那篇里已经说过了,很多ys读的书学的知识都是很久以前的。如果您认为科学不会走弯路,那这本身就不是科学精神,我们必须,把真正的健康人群的数据重新考量,我们要根据健康人群呈现的数据去考虑数据的准确性,而不能完全根据数据的范围去规定健康人群。
当然高也有范围,最标准的数据是:
甘三<0.8,高密度>2倍甘三,低密度<2倍高密度(最优)。
低密度<3倍甘三(及格),其中甘三越低,容忍度越高。因为甘三一高,低密度就有很大部分跟甘三搞在一起没被测出来,也就是作弊了。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