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历史上曾出现八次反毛,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毛主席?

毛主席投身革命,从一开始就是没有任何背景的,他既不是科班出身,又没喝过洋墨水,因此,一再遭受鄙视,排挤打击。对毛主席的选

毛主席投身革命,从一开始就是没有任何背景的,他既不是科班出身,又没喝过洋墨水,因此,一再遭受鄙视,排挤打击。对毛主席的选择,既不是共产国际的选择,也不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选择,相反,从一开始就一直遭受着排挤打压,遭受着不公正的对待。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八次大的反毛。历史上的反毛行动的多次发生,都是因错误路线的造成。其结果都是导致革命力量遭受惨重损失。使党的白区组织和革命力量几乎损失殆尽,革命根据地力量损失超九成。

我们先来捋一捋中国革命历史上八次反毛行动以及所造成的惨重损失。

第一次反毛行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陈独秀反对毛主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运动是“糟得很”,并禁止出版该报告(仅因瞿秋白重视才发表前两章)。他还否定毛主席关于掌握革命领导权、发展武装力量等正确思想。最终导致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直接导致30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牺牲。

第二次,1928年3月,因毛主席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被批为“枪杆子主义”,秋收起义后没有按当时的中央要求攻打大城市,而是调转方向上了井冈山,被瞿秋白为首的党中央,开除了政治局候补委员。当时的湖南特委周鲁,以中央的名义开除毛主席的党籍,罢免了毛主席的前敌委书记。不听毛主席的正确意见,悍然把井冈山的红军主力拉出去支援湘南暴动。结果致使井冈山防御空虚,被国军乘势攻击,占据井冈山长达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周围乡村县镇支持红军的老百姓每天被血淋淋的屠刀屠杀,各村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大批农委成员被屠杀,赤卫队及家属杀得血流遍地。据史料记载,死亡百姓近2万,而支援湘南暴动的主力还没到,暴动也失败了。以近两万根据地的人头为这次反毛行动划下了句号。

第三次反毛,当时的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他不顾现实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挟省委指示信逼毛主席向湘南攻打大城市,并坚持是“绝对正确”,必须“毫不犹豫”执行。他们乘毛主席在永新指挥反围剿,鼓动28、29两个团“打回老家去,回家割稻子”,说“穷山沟没前途,唯有打大城市才符合中央决议”,并撤销了毛主席的前委书记职务。结果导致29团全军覆没,28团折损绝大多数,而反会剿的毛主席久等28、29团援兵不至,寡不敌众,被迫转移后撤,井冈山重新落入国军控制,这就是著名的“八月失败”。据史料记载,这次“八月失败”,因根据地扩大,导致死亡群众更多,三万多群众死于敌人刀下,29团死光,28团几乎死光。这是反毛造成的惨烈后果。

第四次是李立三。1930年,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采取“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多次否定毛主席的正确路线,毛主席提出要保存红军实力,李立三不顾当时实际,要求以武汉为中心举行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在执行“立三路线”的过程中,红二军团一万六千人减少到三千人,并丧失洪湖根据地,红七军六千多人减少到两千人,丧失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白区党的力量也遭到严重破坏,先后11个省委机关遭到破坏,武汉、南京等城市的党组织几乎全部瓦解。

第五次是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的刘安恭,他认为“政治和军事必须分开,毛泽东这个前委书记只能管地方事务,不要插手军队问题。”并在红军中大肆宣称“毛泽东是反中央派”,而他是“拥护中央派”,号召广大指战员跟他走,并通过选举罢免了毛主席的前委书记,全面夺取了毛主席的权力。其结果,朱、刘在出击闽东和冒进东江中连吃败仗,刘安恭牺牲。据史料记载,这次部队损失惨重,数千战士惨死,导致军心涣散,几乎散架。

第六次,是以博古、李德为首的中央,对毛主席实施全面夺权,让毛主席彻底离开权力中心。第一次提出“毛派”的口号,几乎打倒斗死全部毛派。结果导致中央苏区彻底沦陷,30万红军死亡惨重,仅剩下3万多人马,中央被迫长征。根据地群众惨遭屠杀。据史料记载,共600多万根据地群众被杀戮一空。千坟岗,万人坑到处都是,被灭族灭门的不计其数,30万红军尸横遍野,这是以中央领导集体反毛造成的恐怖后果。

第七次是张国焘。他看毛主席在中央的地位很高,便声称要追究中央苏区的责任,却不料让真正责任人老三人团恼羞成怒,一致团结在毛主席周围,对抗张国焘。张国焘倚仗麾下势力,伸手要权,过草地时分裂红军,自立中央。宣布以张闻天、周恩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为非法组织。据史料记载,这次导致八万多红四方面军在分裂过程中折损一半,后又在西征中几乎全军覆没。

第八次是王明。他在武汉另搞一套,分裂中央,跟延安的中央严重对立,而延安的中央实际是团结在毛主席周围,王明针对的还是毛主席。据史料记载,这次新四军九千多人惨遭国军八万多人包围,全军覆没。

从历史教训看,每一次反毛,都使革命遭受惨重损失。每一次反毛,都导致大批的党员、干部、战士和支持红军的群众尸横遍野,血流遍地。而每一次付出的沉重代价都从反面证明毛主席路线的正确。

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反毛过程中一再撞得头破血流,实在无路可走了,由于对胜利的渴望,才最终不得不选择毛主席出山,由毛主席来领导中国革命。否则革命将没有成功的可能。但凡有第二条成功之路都不可能选择毛主席,对于毛主席的选择,是无比艰难的历史选择。

毛主席之所以最终得到全党有识之士的一致信任,一致推崇,就是因为每一次巨大的危机都是毛主席力挽狂澜,把革命事业从濒临灭绝的边缘挽救回来。

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了一条真理:党的历史上曾出现的多次错误决议,都是站在当时一小撮掌权人认为的政治正确来作决议,甚至剥夺毛主席的职位,撤销其指挥权而损失惨重,到最后手足无措,无力回天时,不得不再次请毛主席出山,带领红军进行长征,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中国革命历史已经证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只要违背了毛主席的正确路线,违背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必将漏洞百出并付出沉重的代价。

关于对毛主席的正确认识,黄克诚将军晚年的一段话说出了问题的关键,他说,毛主席当时在政治军事上创造了一套路线方针和政策,现在看来似乎很简单,但那时大家都没有经验,能搞出这么一套正确的东西来就非常困难呀。毛主席当时比我们的确要高明好多倍。我再举个小例子,我到井冈山后,毛主席提出军队不能发饷了,要搞供给制,我当时想,这个办法行得通吗?对于有觉悟的共产党员来说,这样做不成问题,但很多战士不发饷怎么行呢?当兵的发饷,当官的发薪,是一切旧军队的惯例。现在一下子变过来,队伍能带下去吗,我有些怀疑。可是,后来这个办法居然行通了。只要干部带头,官兵一致,就行得通。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部队不仅没有散掉,反而越打越强,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这样做是不容易的,别人是提不出来的。“总之,在大革命失败以后这个最危险的历史转折关头,毛主席为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很明显没有他的坚苦卓绝和富有远见的奋斗,没有他所领导树立的井冈山这面旗帜,很难想象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毛主席在这个时期的历史功绩,谁能比得了呢?哪个有这样大的贡献呢?如果有人硬要说任何人比毛主席更高明,功劳更大,那就只能是对历史开玩笑。”

黄克诚将军的这段话,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多次反毛。并不是当时那些领导人不想革命胜利,而是他们的站位没有毛主席那么高,看问题的视角不能与毛主席企及。就如黄克诚举的井冈山时期军队改为供给制一样,一般领导人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样做。相反,还认为毛主席是“错误的”,从而排挤打击他。因为毛主席同当时的那些领导人比,他既没有背景,又不是科班出身,更没有喝过洋墨水,所以他们认为毛主席是“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但毛主席的伟大智慧是常人一时无法理解的,只有经历久了才能理解毛主席的伟大。今天,我们不少人也都有同样的感觉:就是时间越久远,就觉得毛主席越伟大。历史上的八次反毛,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18
用户17xxx18 61
2025-09-19 12:33
毛主席是超越时代局限的伟人
wjm
wjm 51
2025-09-20 05:53
毛主席心怀天下,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人,按共产党奋斗目标原则办事,制定方针,路线,政策。为人民服务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
扬正鄙邪
扬正鄙邪 3
2025-10-27 10:45
毛主席一切以中国人民着想,理论,行动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无私的奉献精神,推翻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作出了最伟大的贡献,永垂不朽,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