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长出”皮肤,拥有触觉了?】美国UCLA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人造皮肤

谷枫科普 2024-02-15 10:12:43

【水下机器人“长出”皮肤,拥有触觉了?】美国UCLA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人造皮肤”,能使水下机器人拥有“触觉”,在抓取海洋垃圾时减少对海洋生物的伤害。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匹诺曹的故事?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利用磁弹性效应,开发出一种柔软、防水的“人造皮肤”,可将触觉刺激转换为磁场变化,再转换成电信号,供人工智能系统解读,从而让水下机器人能拥有“触觉”。

磁弹性效应指由于应力或应变而引起的磁性材料磁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研究人员将“人造皮肤”连接到机械臂上,让机械臂随机抓取海蜗牛、扇贝、海星等海洋生物以及瓶盖、纸杯、塑料瓶等海洋垃圾样本,发现“人造皮肤”可以帮助机械臂识别这些物体,分类准确率可达95%。

研究人员说,这项新技术可帮助机器人回收海洋垃圾的同时减少对海洋生物的伤害,且在深海生物采样、海底采矿等领域也具应用潜力,有助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用更温柔的手臂拥抱大海吧~(中国科学报)#中国科普博览#

0 阅读:28
谷枫科普

谷枫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