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看不见的手”,为物种配平】在一片生长茂密的林子里边,为什么有那么多植物能够长期共存,而不是优势种逐渐变成单个物种的群落了?我们研究发现自然界有这种规律后,叫它反马太效应。
大家知道,马太效应是你越强,它越支持你,你就变得更强。但是反马太效应说你强,我要想办法遏制你,不让你再发展,留下空间和资源给那些弱者生存。正是因为存在反马太效应,森林才能够保持那么多物种的存在。
为什么会有反马太效应?在我们的专业上叫它密度制约,就是说这个优势种后代比较多,密度就高,那么种子幼苗就更容易感染它母树的病菌,因此死亡率就很高,以此控制它无限度地发展。
我们通过分子标记方法,区分母树的幼苗和不是这个母树的幼苗,然后看哪一个受影响更大。研究发现,幼苗跟母树遗传距离越近的,死亡率越高;遗传距离远的,死亡率就低。而遗传距离远的往往都是那些弱者,跟它不是同一个种的,所以这个规律还是挺重要的。
内容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在#格致论道#的演讲。#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