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几乎是每年青黄不接时都要借粮食,所以对于野菜并不陌生,
萱小蕾
2024-03-02 13:39:43
生长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几乎是每年青黄不接时都要借粮食,所以对于野菜并不陌生,因为它们帮我们充过不少饥,甚至还有当主食的时候。
虽然家在陕南,并不是特别寒冷,但我家在接近山顶的地方,所以到冬天时,我们地里基本没啥绿植了,再一下雪,菜就只能吃萝卜白菜土豆了。
绿植不管是野菜还是自己种的菜,都得等到来年春天。所以到了能大量吃野菜的时候,就自然明白是春天来了。
小时候吃过的野菜也不少,比如灰汉菜,名字是不是对我也不太确定,那时都是听我父母这样叫。这个野菜的叶子背面有一层灰白的东西,摸上去有点滑滑的。掐头上那一段嫩的,焯水凉抖,味道一般,所以并不是特别喜欢。
其次野葱也会在春天长出来,但这个吃不了多少,只能当调味料使用。
能大量吃的野菜,我觉得应该是狗牙菜,这个菜的学名叫“垂盆草”,现在城很多人拿它当多肉养,但小时候我们农村漫山遍野都是。
它的生长力很旺盛,所以记得父母在锄地时比较讨厌它的存在,需要若不一根根捡出泥土,就会长得比庄稼还快还多,导致庄稼营养不良,被抢走肥料一类的东西。
好在它在任何地方都能够长,扔在沟里,石缝中也能长出来,大丛大丛的,趁嫩的时候采摘回来,去掉尾部的根,焯水凉拌,也可以炒来吃。
也或许是我妈妈做饭的手艺不错,或是因为她即使在穷乡僻壤也想要精致认真地生活,所以一个野菜她也能弄出好吃的味道,所以即使到如今,依旧能念念不忘这个野菜的味道。
而今在城里,若在哪里看到这个野菜长出来、或是从市场上买一把当季的回来吃,就会有“春天到了”那种欣喜欢或充满希望的感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