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据分析师还要挑E人或I人吗?

思宇在爬职场楼 2024-03-11 12:14:24
完全不挑,只要你想,就不用管是E还是I。我之前待过的团队,E和I的比例正好1:1,而我,是个ISTJ(虽然熟悉我的人都觉得我是个假I) 不过,很多人对E和I好奇,本质可能是担心DA要求的一些基本素质,自己无法具备。但实际上,基本素质,无非3点,有效沟通、耐得住寂寞和说得明白 1️⃣有效沟通 注意是“有效”,不是简单的“沟通表达” 举个例子,业务要个xx数据,说今晚必须给,可你的手里并行着几个需求,同时你也并不觉得他想要的数据就那么关键。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强行告诉对方,你这个没意义,那,就以人类打娘胎就有的杠劲儿,人家就敢和你生顶,需求没怼回去,关系还坏了 所以怎么有效沟通呢?第一层,先问对方想解决什么问题?第二层,判断下如果没有这个数据,耽不耽误做决策?第三层,如果确实需要数据,判断下对方想要的真能支持决策吗?是不是有更合适的?第四层,排优先级,这时候可以坦诚告诉对方,自己手里并行的项目有哪些,优先级分别如何 如果经过这些步骤,对方还是强行要,那只能说,他不懂事儿,有点儿胡搅蛮缠了。如果你们有排期制度,就拿这个保护自己;没有排期制度,就让他自己和其他几个需求提出人battle。当然,如果你的业务方都是这些人,那可以考虑撤退了 2️⃣耐得住寂寞 分析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得出来的,一来需要扎扎实实拆问题、做框架、提假设、找数据和做论证,这个过程本身就挺磨人;二来,很多可以落地的的意见,甚至要反复几版分析,和leader、业务方多次讨论才出来。更有可能,你写了好几份报告,提了十几条意见,其中也就1-2条可落地。 所以,想做好分析师,确实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毕竟工作本来就不是件有意思的事儿,DA有光鲜的一面,但背后也要付出别人看不到的辛苦 3️⃣说得明白 不一定非要有多好的口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纵横捭阖,舌战业务方 讲清楚就够用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对自己最熟悉的事儿,我们说得比谁都溜、都兴奋。作为I人,当我分享分析结论、提建议时,就很自信,因为这是经过我细致拆解、完整论证出来的,对其中的逻辑、弯绕最熟悉不过,所以完全不惧别人对我的挑战。因此,只要能把问题想明白,说一定不是问题

0 阅读:0
思宇在爬职场楼

思宇在爬职场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