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数据分析实习,就一定能找到全职工作吗

思宇在爬职场楼 2024-03-25 12:54:28
实话说,不一定 取决于,我们能把实习的价值放大到什么程度。做实习很重要,但是找到实习中与全职工作的契合点,并在简历中highlight出来,更重要的,在面试中展现出来,才有可能让实习不白做 我们都知道,数据分析师的工作无非是指标体系搭建、异动排查和业务优化。作为实习生,刚开始很难直接接触到完整的项目,毕竟,公司找实习生,尤其是日常实习生,就是找“小黑工”,脏活累活巴不得都给你。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是帮mentor完成某个项目的某一部分,比如做指标体系,更多是取取数、算算指标和搭搭看板。因此,为了能了解更多内容,尤其是为了充实简历,面试吹“牛”画“饼”,为后续求职全职做准备,取数的同时,就要多留个心眼,尝试去找几个问题的答案: 1️⃣这些指标在衡量业务中哪一模块? 2️⃣为什么要衡量这一模块?背后的业务逻辑是什么 3️⃣还有什么其他模块要衡量? 4️⃣其他模块需要用到哪些指标? 这些问题想清楚,其实指标体系搭建这一类业务问题,也基本找到了解题关键。 再比如,异动排查,这事儿特别常见,只要你负责过周报、月报,肯定被异动排查折磨过。一套完整的异动排查逻辑,包括: 1️⃣明确数据/指标问题 2️⃣拆解业务逻辑和指标构成 3️⃣ 定位具体问题,并拆解内外原因 4️⃣深挖各类维度 很难说,在短暂的实习中能够完整经历这些流程,工作中更多是快速响应需求,高效定位最可能的原因 但没经历过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小见大。一旦有了异动归因的机会,在快速响应需求后,一定要找时间,把异动归因的步骤积攒下来,连续做了3次,你就会形成非常完整的归因sop,而这,就是你后续修改简历和面试讲项目的基础 另外,实习还有个很重要的价值是,让自己无限接近成为一个“专业打工人”。啥意思呢,如果你想进互联网做数据分析师,你就得先“成为”互联网数据师。让自己无论是内在的能力、思维框架,还是外在的气质、话术(就是那些黑话🐶)、神情,都得演好了。很魔幻是不是,但为了找好工作赚钱,又能怎么办呢。而实习,可以认为是全职工作的演练,它让你摆脱学校的气质,逐渐成为一个社会人,一个企业喜欢、老板热爱、资本欣慰的“打工人”。

0 阅读:1
思宇在爬职场楼

思宇在爬职场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