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了开县铁桥乡的一个女教师,将其关在房屋中,只派一个年

红色的史纪 2024-04-23 11:09:45

1948年,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了开县铁桥乡的一个女教师,将其关在房屋中,只派一个年轻人看守。年轻人趁其他人不在,连忙为女教师解开了绳子:“快走,我掩护你。”   “真金不怕火炼,巾帼不畏酷刑!”朱世君拖着疲惫的身体在自己的遗书中写下这铿锵有力的十二个大字。而她英勇就义这天,正是她29岁的生日。   朱世君一生都未入党,却不断的在暗下为我党办事。直到牺牲的前的最后一刻都保护在我党的同志的身份,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英雄。   1920年,朱世君出生在重庆开县铁桥乡顶宽沟的一位私塾先生家。朱世君的父亲就是当地最有名的私塾先生,但是却没有选择教育自己的女儿,并且还严格禁止自己的女儿向上读书。   父亲这样做,也是因为朱父是一位保守派的、供奉孔孟之道的旧知识分子,在父亲的眼中,女子就是不允许进书堂的,学会怎么相夫教子才是女孩子家该学的。   朱世君虽然是个重视亲情的人,但是面对父亲安排的婚事,她选择拒绝。朱世君深知,要依靠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未来。   在女中念完了二年级之后,朱世君申请跳级,结果让所有人吃了一惊:朱世君考入了免学费的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这个消息终于让朱父低了头,同意让女儿去念书深造。   经历了美好学校生活的朱世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成为老师的决心,她要让世界上的女孩子都有书念、有学上,成为有价值有理想的新青年。   1945年,在上学期间,朱世君认识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男人。这个人叫陈化文,他比朱世君大了整整三岁,是她的直系学长。   陈化文在他12岁那年便毅然决然的加入儿童团。儿童团其实就是共产党的地下活动基地,所以陈化文从小便和共产党人同吃同住,深深地被红色精神所感染。   在平日和朱世君相处时,也会经常的给她普及新思想和红色革命理论,两人从最初的朋友逐渐步入了爱情。   接受过新思想的朱世君便义正言辞的告诉父亲,自己要解除掉包办婚姻,自由恋爱。   但朱父也十分坚决“根本不可能,想都不要想。”   朱世君向自己的哥哥诉苦,她告诉哥哥自己不要嫁给没有文化的人,自己是追求新思想的新青年。   好在朱世君的哥哥和侄子都在劝说着朱父,让他不要干涉朱世君的感情生活。全家人都在帮助着朱世君,她也如愿以偿和陈化文在一起。   毕业后,在1945年那年朱世君毕业被政府委认为开县太平乡中心校校长。同年,朱世君和陈化文正式订婚。   而朱世君作为共产党员陈化文的妻子,虽不是共产党员,但在她心里,已然和共产党没什么区别了。   1947年,朱世君接手铁桥乡中心小学的教师职位,成为小学的音乐老师。平静的日子就这样继续着,可突然被打破了这所小学的寂静。   太平乡名字虽然太平,事实上却是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基地,大部分都活动均在此举行。甚至朱世君的学校也被作为信息交换的交接处。   在教学中,朱世君常常教孩子们进步歌曲,来进化孩子们的思想。可这样的行为渐渐的引起了当地的地痞乡绅的不满,于是这些叛徒向敌人告状,敌人立即对太平乡展开搜查。   为了保护丈夫陈化文,朱世君劝丈夫听从上级指挥,早早撤离这个是非之地。   “我不是共产党员,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的。”朱世君这样安慰丈夫道。“他们找不到你,这样就是最大的安全了。”   可没想到,四月十四日这天,特务便一脚踹开铁桥小学的大门,直接将朱世君抓走。   朱世君或许是一早料想到了,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走出了大门……   被抓起来的朱世君等人被关押到一起,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在这里看守的其中一个人,是组织派过来的间谍。   看到熟悉的面孔时,朱世君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波澜。直到半夜时分,故友李朝成来到朱世君牢前时,朱世君才露出了一丝慌张。   “你快走,党需要你,帮了我只会暴露你。”朱世君急忙推开李朝成,她心中明白,老友肯定是花了十万分的努力才在敌军阵营扎稳脚跟,不能因为自己功亏一篑。   第二天,朱世君便和江姐一起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朱世君教大家唱叶挺作的囚歌,以鼓舞大家对于革命必胜的决心。   在敌人长达两年的折磨中,朱世君一直是咬紧牙关不松口,对于共产党的秘密绝口不提。   就是这样忠烈的英雄,面对党的事业宁死不屈,却在1949年11月27日的第一声枪响中,陨落在自己的29岁。   革命路上血染红了国旗,多少革命人的英魂长眠于地下,铭记在我们心间。朱世君虽不是共产党战士,但她的革命精神却是十分纯真宝贵的。

0 阅读:321
红色的史纪

红色的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