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夏,斯大林发来电报警告道:“跨过长江有毁灭的风险。”随后到来的12月一封密信透露出国民党向苏联暗中的求援,美苏开始联合施压。 1948年,正值解放战争进入最后决战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陆续解放大半个中国之际,苏联和美国这对当时的超级大国却暗地里达成了一种"共识"——他们希望中国能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就像朝鲜和德国那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共识"的确与苏美两国的利益诉求不谋而合。一个分裂的中国,将使他们在这片大国版图上拥有更多的操控和渗透空间,从而在日后的全球战略布局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我们不难发现,在1948年夏天这个节骨眼上,苏联方面突然向中共发出"不要过江"的警告,言辞之中淋漓尽致地流露出防范和忧虑的心理。 斯大林显然认为,如果中共彻底解放全中国、统一了这个庞然大物,未来将对苏联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构成巨大威胁。因此,他更倾向于在长江一线画一条"止步"线,将中国人为地切割为南北两个阵营。 与此同时,蒋介石当局也向苏联求援,试图扭转目前的败局。美国也迅速会同苏联的呼吁,开始施加压力,希望中共就此停步,不要再继续南下统一全中国。 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毛泽东等革命领袖们没有上当。 他们坚持独立自主意识,坚持彻底完成革命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决心。正当此时,国际局势发生了有利转机,苏美两强的注意力被第一次柏林危机所吸引,将主要精力集中到了欧洲一线。 这为中国革命军队迎来了难得的战略窗口期。毛主席洞察时势,精准判断形势,一声令下,百万雄师瞬间越过长江这一天然屏障,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中原,将国民党残余的武装彻底打得溃不成军。 在那著名的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一个接一个突破重重关卡,解放了华北、中原、东北等中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国民党统治集团无力回天,只能将残余势力转移至台湾一隅,暂时守住最后一块根据地。 这样,中华民族在战火纷飞中走过了几十年动荡岁月,终于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实现了国家统一的伟大目标。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标志着新中国即将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 回顾整个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毛主席和中共领导集体的智慧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正视现实,直面艰难,但从未被外部力量的压力所左右和威吓。相反,他们有意识地乘势而上,在苏美注意力东转之际,抓住千载难逢的时机,一鼓作气全面解放了中国。 这样的果断和智慧,源于革命领袖们对中国革命的执着坚持,源于他们对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不渝信念。在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过程中,英勇的解放军队终于打败了统治阶级的反动武装,赢得了最后的决定性胜利。 新中国的诞生和统一大业的完成,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不朽篇章。从此,一个独立自主、统一富强的国家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个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毛主席等革命领袖的英明决策,也离不开全体人民和解放军队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巨大牺牲。
1948年夏,斯大林发来电报警告道:“跨过长江有毁灭的风险。”随后到来的12月一
红色的史纪
2024-05-05 18:11:53
1
阅读: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