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富不过三代,然而在上海拥有1000栋房产和苏州贝氏家族却传富17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苏州贝氏家族不但是当地巨富,而且诗书传家,儿孙中很多人都毕业于美国顶尖学府哈佛大学。 苏州贝氏家族的财富从明末清初开始传起,一直到民国结束,经历了清朝和中华民国两个时期。 1949年苏州贝氏家族的后人大部分都移民到国外,同时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变化,那1000套房产也归了国家所有。 那么苏州贝氏家族是怎么发家的呢? 这与苏州的环境有关,苏州不但是鱼米之乡,而且中医药文化发达,叶天士、曹沧州都是当地的名医。 苏州贝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发家致富,也是受益于中医药。 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努尔哈赤的满族军队入关,李自成在陕西、张献忠在四川分别发动了农民起义。 受伤的人非常多,流离失所的人们也非常多,很多人都生了病,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得以广泛应用。 贝氏家族抓住机会,开始卖药,并给人治病。 物美价廉的中药使贝氏家族的药房顾客盈门,利润越来越厚。然后他们又在苏州城内开了分店,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贝氏家族第1代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叫做贝兰堂。等到清朝后期的时候,贝氏家族在贝兰堂的带领下在苏州当地已经非常有名了。 儿女们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书香门第之家。 苏州贝氏家族的财富传了几代,但是行业却没有传了很多代。上学以后,儿女们对不同的行业产生了不同的兴趣。 与此同时,其家族企业也开始扩充到其他行业,比如金融业,并向全国扩展。 其中一个叫做贝理泰的人在上海金融界发展。上海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有很多租界,在这里做买卖的人很多,所以说资金的流动量很大,这就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915年,贝理泰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商业储蓄银行以后,获利颇丰,在贝理泰看来,金融业所获得的利润,还要投资于固定资产,这样才更容易保本。 毕竟物价常常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进行巨大的波动,一旦钞票贬值了,那么手中的钱就不值钱了,但是房产不会贬值。 所以,有钱后,他在上海先后购买了大量房产,家族资产更加惊人。 贝理泰的儿子贝祖诒也没有家族的中医药产业,而是像其父亲一样,从事金融行业。 贝祖诒先读了大学,然后在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工作。 贝祖诒的儿子贝聿铭也放弃了医药行业,他对建筑感兴趣,不知道是不是与其家族在上海的大量房产有关。 1935年之后,贝聿铭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院、哈佛大学就读,1948年在哈佛大学拿到了建筑学硕士学位。 然后在韦伯纳普建筑公司工作,之后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还成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一名院士。 在贝聿铭102岁的人生中,设计了几十所所医院、学校、图书馆、博物馆。 文化场馆类,如1946年的上海艺术博物馆、1978年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1979年的约翰·肯尼迪图书馆、1997年的美秀美术馆、2004年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2006年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6年的苏州博物馆等。覆盖东方、欧美、清真等各种文化体系。 金融业的建筑也不少,如1976年的华侨银行大厦、1990年的香港中银大厦、2001年的中国银行总行大厦等。 其它的也不胜枚举,如1963年设计纽约基普斯湾广场、1967年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982年的香山饭店、2009年中国驻美大使馆新办公楼。 最得意的杰作就是法国卢浮宫的扩建。 在这些作品中获奖者达半数以上,如1984年因设计香山饭店而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妻子卢爱玲出身名门望族,为贝聿铭生了三个儿子。 贝聿铭的三个儿子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也都从事建筑行业,都毕业于哈佛大学。 其孙女也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但女儿不是,她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专业。 贝氏家族的财富传了17代,贝理泰是贝聿铭是第15代,贝氏家族中读哈佛大学的人很多,如但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已经凤毛麟角了。 如同为13代的贝润生是我国“颜料大王”,当然也在上海大量购置房产,名下多达1000栋房产。 家族中从商的人不多了,贝氏家族的财富还能传承多少年呢?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 享年102岁 2.澎湃新闻:“人生如建筑”,贝聿铭首个大型回顾展将在香港举办 3.环球网:贝聿铭逝世 这位“富15代”让世界见识华人的才华可以有多高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然而在上海拥有1000栋房产和苏州贝氏家族却传富17代。他们
一个趣知史
2024-05-20 19:55:14
0
阅读:121
真诚无价
本来传承中医师就比较少了,加上前几年扣上无证行医严打,有个别的估计被罚破产了,最典型的应该是要被罚2千万的,好的药方不帮着申请专利保护传承,不还想着敲杠,一棍子要打死,真的是不长眼睛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