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考研##25考研#[挤眼]考研而已,别用力过猛…“你永远不知道考研人能有

润衡看教育 2024-05-25 18:04:18

#决战考研##25考研#

[挤眼]考研而已,别用力过猛…

“你永远不知道考研人能有多拼”

“每天5点50分,闹铃准时响起”

“如果晚上能不睡觉,我可以一直学…”

“考研是一场用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到达终点的比赛”

相信很多宝子都看到过类似的努力体文章。所以…考研真的需要那么拼吗?也许有些同学能从这些内容中获得能量卷生卷死,但也有些宝子会陷入深深的焦虑,感觉自己怎么都不够努力😭

[挤眼]我今天要提醒大家的是:考研而已,不需要用力过猛!如果你有以下这些情况:

■ 晚睡or早起,学习时长够了,但身心都很累

■ 疯狂看课刷题背书,进度很快但收获较少

■ 经常焦虑自己学不完,休息一会儿就自责

■ 出现脖子疼、眼睛疼、腰疼、腿疼等症状

那么,你已经用力过猛了!

考研其实没那么悲壮,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狠!在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努力的强度,而是坚持的时间,是在煎熬中,在焦虑中张弛有度的坚持。努力归努力,切忌太用力,我们可以从这几点出发:

[挤眼]01 循序渐进,制定考研规划

尤其是大学期间没有保持长时间高强度学习的宝子,一定要注意,考研的前期一定要给自己一段慢慢适应的时间,大概1-2周左右。

如果你一上来直接按照网上早七晚十的考研时间表来制定计划,幻想自己能跟机器人一样从早学到晚,不仅会因为难以达成计划让自己产生内耗情绪,而且真的不利于你长期坚持考研。

我们制定考研规划的时候要注意,复习的时间从短到长,复习的难度从易到难,先打好基础再盖高楼。

考研时间的规划

考研初期,在制定你的每日计划前,我们先花一周的时间测试一下自己完成某项具体任务需要多少时间。比如看一节专业课课程需要1小时,完成一篇英语阅读真题需要25分钟,背一节专业课思维导图需要45分钟。

我非常不建议大家一上来就规定自己几点至几点做什么,虽然这样列计划看起来好看,但是可执行性真的很低。

我们可以大概列举出上午、下午、晚上分别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晚上再留出一点时间完成一天中未完成的任务,一般来说,完成计划表中的80%就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如果判断自己的学习时长是否足够呢,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现在是几月份,你每天就要学几小时,现在5月份每天就必须学满5小时。

考研复习内容的规划

前期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长可能不是特别长,因此每天的进度推得不会特别快。但是不等于我们可以不做规划地随便学。

如果不做复习内容的规划,你很容易会出现这些情况:每天看似很忙但又不知道在忙什么,睡前想不起来今天学了哪些内容;随波逐流,看到别人的进度到哪里了就想赶紧追,没有自己的节奏;间歇性摆烂就焦虑emo,突发性努力却精疲力尽……

建议大家以每个月末为时间节点,给自己规定好保底进度。Lucky每个月都会给大家出月度学习计划和进度,供大家参考。除此之外,也要把握好每一轮复习的大节奏。

1.基础阶段(现在-6月底):英语大纲词汇、长难句语法和阅读真题完成;专业课基础课程学习、拉通第1轮背诵。

2.强化阶段(7月-9月中旬):政治课程学习、选择1轮刷题完成;英语词汇和阅读真题继续强化;专业课强化课程学习、配合刷题拉通第2-3轮背诵。

3.提高阶段(9月中旬-10月底):政治选择2-3轮刷题完成;英语真题各题型提分;专业课配合刷题拉通第4-5轮背诵。

4.冲刺阶段(11月-12月):全力背诵专业课、英语作文和政治主观题,进行各科的全真模拟。

[挤眼]02 高效考研,要学会休息

是否必须早起?

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刻意追求每个人都6点起床。大家的体质不同,有的同学就是精力旺盛,早起学习一天还是元气满满;有的同学天生能量比较低,早起毁一天,还不如先睡得饱饱的保证学习效率。很多宝子内耗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无法接纳自己。我们要接纳自己不太适应早起,但我们也要肯定自己能够高效学习、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毕竟我们考研看的是最终结果,不会有老师问你每天几点起床的。

不要看到别人早起了心里就要负罪感,其实很多人坐在图书馆一整天,但是有效的学习时长其实并不足,很多时候发发呆、喝喝水、聊聊天,半天就过去了。起的晚的宝子就要注意,就算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也能高效率的完成至少4小时的学习。

如何判断自己的有效学习时间?绝对不是按照你呆在座位上的时间来计算。只有集中听课、背书、做题和纠错,这几件事能算作在学习。其他都不算。

但是还是要提醒一下起不来的宝子,我们进入11月之后就要注意调整到考试作息,建议最好7点起床,并且按照考试科目的时间安排每天的学习。

熬夜、失眠怎么办?

偶尔的失眠是在所难免的,哪个考研人没有在深夜的被窝里哭过几次呢?但是如果你前一天晚上熬夜或者失眠了,第二天千万不要将错就错打乱生物钟!我们还是按照平时的作息正常起床,起来吃一顿好吃一点的早饭给自己注入能量,午休时间再多给自己20-30分钟睡一觉。这样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可以快速恢复我们的身心状态。用行动去倒逼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想了半天啥都没做。

但如果你是长期熬夜,建议大家一定要想办法调整!有些宝子白天也学得很认真,但是晚上总感觉错过很多资讯,晚上容易熬夜刷手机。Lucky还是建议大家在考研的这一年尽量保持自己的场域内不要有太多其他干扰的讯息,朋友圈关闭,抖音卸载,游戏卸载,小说删除。把考研这个主线任务的比例扩大,吃瓜、八卦、刷剧这些事情可以等考完研再做也不急。要知道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比起熬夜的高强度复习,我们更需要保持身心健康、维持能量平衡、长期主义的坚持行动,才能走过漫长的考研之旅。一旦养成晚睡晚起的习惯,等考试之前再来调整会很痛苦的。

该休息就休息!

休息的时候不要有内疚感,考研期间也是可以休息的。身心俱疲、效率低下时强撑着学习,不仅事倍功半、学不了一点,还会预支你的心气和动力,影响我们备考的情绪状态。

1.小休息:学2h休息10min

建议大家学2小时之后就让自己休息10分钟换换脑子。学习时长拉得太长,越到后面效率越低。尤其是久坐的宝子,一定要给自己休息的时间。

✅ 休息10min可以做什么

① 打水&走动走动:复习的时候多喝点水,一天最少要喝1500ml(3大杯),休息的10min时间就去打水、上厕所、走动一圈,松松筋骨。

② 闭目养神&去窗口看看绿色:长时间盯着电脑和ipad看课,眼睛真的会吃不消,可以去洗把脸,或者做做眼保健操也挺好的。

❌ 休息10min尽量不要做

① 刷短视频:特别容易沉迷,一不小心就刷了半小时而你还浑然不觉。

② 玩游戏:不做完任务是不会下线的,所以不要打开!建议直接卸载游戏。

③ 看朋友圈、刷小红书:看到其他人分享的旅游、保研等等容易影响自己的心态,别刷。

2.大休息:每周休息0.5-1天

可以的!不要有负罪感。只要你这周的学习任务都完成了,可以开开心心的休息1天!

✅ 休息1天可以做什么

① 补觉:睡不够的宝子趁休息日赶紧补觉。

② 看电影/纪录片:之前Lucky给大家推荐过很多教育类的电影和纪录片,花2-3小时看看挺好的。

③ 出门玩:如果一个礼拜都在宿舍图书馆两点一线特别枯燥乏味,休息日就打扮美美的出门吃好吃的、拍拍照,恢复能量!

❌ 休息1天尽量不要做

① 看电视剧:太长了!如果没看完的话会一直惦记着剧情;但一次性看完的话,你还考研吗?

② 旅游:特种兵旅游考研er就别参与了,其实一天下来真的会很累,不仅没休息到而且让自己状态更差了。考完研有大半年可以规划出去旅游,而且到时候出去玩会特别放松,不会像现在这样心里总悬着考研这个事儿。

[挤眼]最后我想说:比起用APP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长,倒不如记录自己每天的任务完成情况。毕竟能否上岸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的初试成绩,得分不是靠拉时长,而是靠你的知识储备、做题技巧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如果明显感觉自己状态不好,知识已经不进脑子了,或者身体已经感到有些不适了,那么,不要有负罪感,停下来!给自己“充些电”,短暂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0 阅读:43
润衡看教育

润衡看教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