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网上皆言生活压力大,成本高,仿佛水深火热。但作为一名六零后,我要说几句实话:如今生活,比过去要好得多。何以见得? 且听我一一道来。 我生于六十年代,彼时物资匮乏,生活艰难。 记得儿时,家中一日三餐常以土豆红薯为主,肉类稀罕,唯逢年过节方能尝得一二。衣物更是补了又补,兄穿弟继,旧衣成新。那时,农民劳作全凭天时,遇天灾歉收,全家只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七十年代,生活稍有改善,但仍捉襟见肘。 1976年,村里第一次通了电,点上电灯时,人人脸上都笑开了花。然电费昂贵,夜间点灯亦不敢久开。冬日无暖气,屋内寒冷刺骨,早起写字,手指冻得僵硬,笔亦难握稳。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之风吹遍神州。 吾村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地分到各家各户,自主经营。农民积极性大增,粮食产量逐年递增。1984年,吾村粮食总产量比1980年翻了一番,生活明显改善。彼时,家家户户纷纷盖新房,购置电视,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九十年代,自来水入户,挑水之苦得以解决, 生活愈加便捷。1995年,吾首次进城打工,见识城市繁华,感受便捷生活。彼时,月薪仅数百元,但与农村相比,已觉改善甚多。彼时,农民进城务工成潮流,不少家庭因之脱贫致富,经济状况大为改观。 入新世纪,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2005年,家中装上宽带,子女得以网上学习,生活愈加丰富。国家重视农村教育,村小学条件改善,子女教育机会增多。2010年,村中通天然气,取暖做饭便捷,生活舒适度大增。 今之生活,压力固然大,成本亦高,然与往昔相比,物质生活已不可同日而语。以住房为例,昔日之土坯房、瓦房,今已多为砖瓦房,甚至洋楼。医疗条件亦大为改善,昔日小病拖、大病扛,今村中设有卫生室,看病吃药方便许多。 交通方面,昔日出行全凭两足,稍远之地骑自行车亦觉劳累。今村中家家有摩托车、小汽车,出行不再成难题。2018年,吾家购得二手车,几万元解了出行之难,生活便捷多矣。 虽生活成本高,但收入亦随之增加。忆1980年,年收入仅数百元,今之年轻人外出务工,月入可达五六千元。虽有压力,但与昔日之穷困相比,今之生活已是天壤之别。 科技进步亦使生活更为便捷。智能手机普及,吾等与外界联系紧密,村中老人亦能视频通话,与外出子女随时沟通,减思念之苦。电商发展,吾等足不出户便可购城中之物,无需长途奔波。 诚然,生活压力和困难不容忽视。房价高企,子女教育费用增加,医疗成本上升,皆为家庭负担。然与昔日之艰苦岁月相比,此等问题乃社会发展之必经阶段,需吾等适应并解决。 吾常告村中青年,时代在变,生活方式亦需随之而变。面对挑战,需有信心与勇气。昔日艰苦条件下吾等尚能生存,今条件更佳,生活必将更加幸福。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奋斗,生活定会愈加美好。 总结而言,虽现今生活有压力,成本高,但总体而言,比过去已好许多。物质生活改善,精神生活丰富,进步有目共睹。吾等不可因眼前困难而否定社会发展,应在历史长河中看到进步与希望。 #分享六零后感悟# #分享60后心得#
现今网上皆言生活压力大,成本高,仿佛水深火热。但作为一名六零后,我要说几句实话:
特友谈文化
2024-06-15 01:44:41
0
阅读:99
t810400
说过去好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用户17xxx02
你咋不和原始社会比?!
小星星 回复 08-19 11:58
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