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刘昌义所部陷入鬼子的重围,但是老蒋却见死不救,他无奈之下只得率部当了

猫爷进渔场 2024-06-22 18:17:07

1940年,刘昌义所部陷入鬼子的重围,但是老蒋却见死不救,他无奈之下只得率部当了汉奸,可是没想到,不久后他又率部杀出了重围!   刘昌义是河北保定高阳人,出生于1905年,也是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子弟。   长大后,他为了混口饭吃当了兵,后来跟随部队转入西北军后,还在冯玉祥的身边当过联络员。   跟在领导身边工作,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自然就是成长得很快,能得到很多进步晋升的机会;“坏事”自然也都心知肚明,存在一个战队的问题。   人们总是说:要想成功就要跟对人做对事。   但是,这句话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没有人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刘昌义在冯玉祥的手下成长得很快,曾被送进军校培训,出来之后直接就成了新兵师的师长,进步的速度堪称是神速。   不过,他也有独到的眼光和判断能力。中原大战的时候,他就看出了西北军的颓败之势,所以辞去军职回乡务农去了。   鬼子侵占了东北之后,又激起了他军人的血性,开始游走于河北山西一带召集旧部抗日。   鬼子发动过全面侵华战争过后,刘昌义打出了“抗日义勇军”的旗号,在张家口地区跟鬼子打游击。   后来由于战事不利,他只得率部投到了西北军旧部刘汝明的麾下,一起撤退到河南沁阳一带休整。   那个时候老蒋为了抗日,也是为了壮大国军的力量,开始收拢各地的抗日武装。   1938年的时候,刘昌义突然接到了国民政府的任命状,成了豫北游击队的司令,甚至有了少将军衔。   这件事让他大受鼓舞,更是以饱满的激情投身到了抗战之中。   不过,老蒋这个人很阴险,给刘昌义军职务和军衔都是表面上的工作,实际上包藏祸心,这也是老蒋分化、瓦解地方武装惯用的伎俩。   冯玉祥的西北军,一直以来都是老蒋的眼中钉肉中刺,做梦都想把这支军队给抹除掉。   这个时候全国上下一致对外,恰好给了老蒋的机会,正好打着抗日的旗号光明正大地削弱地方军的势力。   刘昌义部被收编不久,很快就面临着粮草和装备的短缺,于是就向国民政府伸手要粮食、要武器。   老蒋却直接回复了一个“武器紧张、就地征粮”,等于说什么都没给。   这一下刘昌义反而糊涂了,没看清老蒋的真实意图,还真以为国民政府有困难,只得勒紧裤腰带自己解决。   1940年6月,刘昌义所部在河南温县与鬼子爆发了遭遇战,双方打得昏天黑地异常激烈。   眼看部队武器弹药接济不上,刘昌义无奈只得再次向老蒋发出了求助电,要武器、要支援。   这下老蒋做得更过火了,装聋作哑压根没有回复。   刘昌义也没招儿了,弹尽粮绝之后只能率部向鬼子诈降以图后计。   鬼子一下子收编了上千人的部队,激动地通过报纸大肆宣传,还给刘昌义按了一个伪军司令的官职。   刘昌义顶着汉奸的骂名苦撑了一年多,后来暗地里又跟国军取得了联系,终于里应外合一雪前耻,击毙了600多名鬼子和伪军,重新回到了抗日的队伍。   解放战争时期,刘昌义奉命驻守上海,但他早已对国民党失去了信心,率部战场起义站到了人民一边!

0 阅读:158
猫爷进渔场

猫爷进渔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