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之外的詹天佑!1912年,詹天佑修铁路时月薪1000两银子,按现在的物价

论芸有事 2024-06-28 12:19:39

--课本之外的詹天佑!1912年,詹天佑修铁路时月薪1000两银子,按现在的物价算大概41万,养10个老婆绰绰有余。可当别人叫他离婚另娶个漂亮老婆或纳妾时,被詹天佑坚决拒绝了,坚持细心地照料妻子,继续维持专一的爱情,奉行一夫一妻主义。   (信源:人民政协网,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面对外敌入侵、内忧频仍的局面,无数仁人志士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或投身维新变法,或远赴海外求学,为中华之崛起而奔走呐喊。   在这群弄潮儿中,有一位不仅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毅力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奇迹,更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家国情怀,为后人树立了“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的典范——他就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   作为晚清时期第一批官派留美幼童,詹天佑自幼聪颖好学,尤其对机械技术情有独钟。   1881年,年仅20岁的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西方高校学位的学生,怀揣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他毅然回到山河破碎、百废待兴的故土。   彼时的中国铁路建设几近空白,落后挨打的局面亟待改变。   1888年,已在铁路工程领域崭露头角的詹天佑,受命主持修建从北京至张家口全长200多公里的铁路。   这条被称为“天路”的京张铁路,不仅地势险峻、施工难度大,更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封锁等重重困难。   然而,詹天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带领工程师们实地勘察、反复测算,巧妙运用“人”字形线路和竖井开凿法等先进技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奋战,京张铁路终于全线贯通,这条铁路的建成,不仅大大促进了国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建设属于自己的铁路!   作为一国之重器,铁路建设关乎国计民生。   为了筹集建设资金,詹天佑向朝廷申请,将自己两年的俸禄尽数捐献,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常年奔波于各地,对铁路线路进行实地勘察。   为了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他虚心接纳工程师们的意见,同时又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正是凭借着这种对事业无比忠诚、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品格,詹天佑带领他的团队,先后建成了京奉、粤汉、浙赣、沪宁等多条铁路干线,将民族复兴的血脉延伸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然而,在为铁路事业鞠躬尽瘁的同时,詹天佑并没有忽视自己的家庭责任。   他对妻子谭菊珍可谓情深意笃、一心一意,谭菊珍常年患病卧床,但詹天佑并没有因此而起纳妾之心。   相反,他更加悉心照料妻子的饮食起居,他亲自设计了一款保温饭盒,以便谭菊珍可以随时享用热腾腾的饭菜。   他在家中种满妻子最爱的菊花,以期在公务繁忙之余,与爱妻共享美好时光。   而詹天佑当时的工资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厚,将近达到1000两银子,如果是换算成如今的大约到了40万元。   可以说,绝对是高收入人群,而在那个社会是非常盛行小妾的,就算是康有为也是有好几个小妾的。   但詹天佑始终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度,即使是有条件也坚决不纳小妾。   不仅如此,因为对妻子的疼惜和喜爱,导致其对岳父也是非常的恭敬,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吧。   而詹天佑,作为五子三女的父亲,詹天佑更是严慈并重,言传身教。   他常带着妻儿随铁路线迁徙,一家人虽居无定所,却其乐融融,他十分关心子女的教育,先后将两个儿子送往母校耶鲁大学深造。在他的影响和教导下,几个子女长大后都成为了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作为晚清民初“留学潮”的先行者,詹天佑以其卓越的才干和奉献精神,创造了“中国自己设计建造铁路”的历史,为民族工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他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更是闪耀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精神明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祖国的富强而不懈奋斗!   让我们缅怀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习他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的崇高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就是中国铁路之父、民族脊梁詹天佑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2013-06-27)——《談談詹天佑的幾段家事》的报道

0 阅读:169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