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分面试题拆解:商家少,怎么快速提升
思宇在爬职场楼
2024-06-28 12:43:43
前几天遇到一个很考察DA业务思维的面试题,这道题本身有非常多的角度切入,比如指标拆解视角、业务逻辑拆解等,这篇帖子我主要分享前者
1️⃣先破题,题中几个关键点,商家、商家少且要快速提升,基本上明确了业务对象、现状和目标
2️⃣从DA的视角,我们先做一层指标拆解,找到可能的做功方向:
活跃商家 = 新商家 + 存量商家 * 商家留存
拆到这一步,问题已经被简化了,想提升商家数,要么继续拉新,要么做好商家留存。接下来的问题,拉新和留存要怎么做
3️⃣先说拉新。拉新最关键的是啥,不是打广告、挖商家,这都是手段,在手段产生之前,先要明确,谁,才是我们的目标商家,以及,我们的目标商家,究竟在哪里。
这个问题,通过理解的战略方向,并结合业务已有商家画像数据等,其实很快能刻画出目标商家的样子,顺着商家的特征,也能进一步知道他们在哪里;知道他们在哪里,业务内的增长同学也一定就知道用什么策略去拉人
4️⃣再说留存。这是最复杂的过程,因为影响商家留存的原因太多了,随便一想,什么流量不够、钱没赚够、商家产品不好用等等,很乱很杂。所以这里,我提供一种系统化思考的方式给大家,大家判断着用
我们回到业务/产品存在的最本质逻辑,一个业务为什么会产生,因为有某种用户需求没有被很好的满足,所以我们做了现在的业务,去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需求,并从中寻找到谋利空间。并基于此,做扩张,并最终形成壁垒,完成业务的稳定运转。这是比较典型的“用户需求-解决方案-商业模式-增长-壁垒”框架。
那么商家为什么留不住,大概率是我们的解决方案没做到极致。那么解决方案做到极致该是怎么样的?这又需要回到商家的需求究竟有哪些。站在商家完整经营的视角,他们希望顺畅入驻、高roi持续获取流量、持续收入、更好的卖后体验等等
而基于商家需求,我们又提供了什么解决方案呢。这就回到了产品功能和策略本身,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整套商家体验链路,并在其中找到当前做得最差、优化后效果最大的环节,从而实现业务目标。
以上,基本上是按照指标拆解视角所做的题目分析,字数有限,只是框架,还没到更深入的拆解分析。其实数分面试,业务题能有个这样的框架,其余的自然顺理成章
0
阅读:0
覆水难收mmm
哈哈感觉和我们的视角很像
希望
是不是一开始应该问下怎么定义“少”,和什么比少,是绝对值少还是增速低,楼主这个思路更偏向异动归因
哈英俊
想再深入问一下,怎样找到当前做得最差,优化后效果最大的环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