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中国回应退出价格战#潜台词就是不要规模要利润。不再盲目追求销量,而是回归健康的财务状况,看似挺好的。
车厂有利润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4S店有利润了才能持久提供豪华品牌的服务品质。
但另一方面,如果现状是要靠降价才能把车卖出去,未来价格回收,就要承受量上的损失。
优惠回收,销量大概率受到影响。那么要是产量规模缩水,是不是又得关点工厂裁点员?少养一些人,“降本增效”。是不是有的4S店子弹打光了要关店了?
德方来中国做生意,不为解决多少人的就业,只要赚利润就行了,所以保价符合德方的利益;而产量规模背后的就业压力,是中方的。
任何一款合资车的定价逻辑,双方都是这样博弈的,外方希望贵点能赚钱,中方希望便宜点能上量。
华晨宝马的股比结构,又注定了中方毫无话语权…
我随心动
合理的价格战能理解,用亏本销售,融资,抵押等手段的价格战来抢市场的行为,能理解吗?成了还行,败了就卷钱走了,至于以后的服务就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