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萧克偶然间看到一个俘虏之后大惊失色,连忙对看守说:“他既然已经被俘虏了,就不必再捆着他了。”俘虏没有说话,只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眼神。萧克回去之后托人给他送去了一块大洋,“如今,我能为他做的只有这些了。” 萧克出生于湖南省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虽然家里并不富有,但是在学习方面,萧克从来都没有差过。后来萧克作为黄埔军校的第四期毕业生,跟随北伐军作战。 不过真正让萧克走上参军这条路的,还是他的恩师刘嘉树,之前在宪兵教练所的时候,刘嘉树是萧克的老师。 有一次萧克去拜访刘嘉树的时候,偶然间在他的桌子上看到一些有关军事和战术的书籍,萧克翻了一下之后觉得很有意思。 “咱们怎么不学这个?”虽然只是简单的翻阅了一下,但萧克一眼就看出这些书一定非常有用。 刘嘉树回答说:“这是黄埔军校的四大教程,你要是喜欢,可以拿走看看。”萧克正愁怎么开口呢,老师这么一说,他也就没推辞。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萧克彻底变成了一个书虫,每天泡在这堆书里,有时候饭都忘了吃。 不过功夫不负苦心人,读了这些书之后,萧克确实学会了很多,后来萧克要去湖南打仗,还是刘嘉树给他签的免费乘车证明。 而萧克也一直将这份恩情铭记在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报答,可谁知道,两人再次见面竟然是这幅光景。 1931年,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此时的萧克已经是第五师的师长了。 这天,萧克要去兴国开会,路过一个关押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监狱,就心血来潮要了一份名单想要看看。这一看,竟然看到了一个令他心惊的名字,正是他的恩师“刘嘉树”。 后来他在监狱里见到了刘嘉树,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一个人,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萧克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嘉树也看到了萧克,他第一反应是赶紧低下了头,他也不愿意让曾经的学生看到。 “他既然已经被俘虏了,就不用再捆着他了。”萧克叹了口气,对旁边的狱卒吩咐道。 听到这里,刘嘉树也明白他已经认出来了自己,他抬起头看了看萧克,眼睛里充满了感激,萧克的一句话,虽然只是让把绳子松开,但也会让自己的日子好过很多。 两个人深深地对视一眼,虽然久别重逢,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话要说,但如今两个人的处境和立场不同,再多的话都只能憋在心里。 回去之后,萧克从自己的钱袋里拿出来了一块大洋,吩咐人给刘嘉树送了过去。 萧克自然是不忍心看着自己的老师受苦,但是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遵守规定,“军队里规矩森严,我能为他做的只有这些了。”后来再次听到刘嘉树的消息,已经到了1949年,他又一次被解放军俘虏。 萧克知道后说:“我们之间虽然有师生的情意在,在如今的情况,我不能去见他,也不能去打听他。”一直到后来,萧克都不知道刘嘉树的具体情况。 其实在被捕之后,有人劝刘嘉树归顺解放军,但是刘嘉树以想要回家拒绝了,最后解放军还是将他放走了。
1931年,萧克偶然间看到一个俘虏之后大惊失色,连忙对看守说:“他既然已经被俘虏
嘻嘻嘻影视
2024-07-19 14:49:10
0
阅读: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