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汪伪上将叶蓬前往仰光战俘营劝降孙立人的副手齐学启,齐学启一见来人就破口大骂:“你们认贼作父,不知人间羞耻事。” 齐学启出生于湖南宁乡,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又前往美国诺维奇军事学校读书,回国后几经辗转投奔了孙立人的“缉私总队”,任参谋长。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东南亚兵力空虚,为了腾出兵力来赴缅作战,“缉私总队”整编为新编28师,齐学启又担任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 不久后,英军在决策上发生失误,一支七千余人的队伍在仁安羌油田被日军包围。 外面是虎视眈眈的日军,军队内部又缺粮少水,几乎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步,无奈之下,英军只好向我们请求支援。 当时英军也说不出来到底有多少兵力,只能凭借着刚才交锋的火力推测大概有七八千人。 当时距离仁安羌最近的一支队伍就是38师,但是这支队伍因为是刚刚整合的,总共也就不到八千人。 再加上正分散作战,短时间内最多也就只能凑齐一千多人,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场差距悬殊的战斗。 但是齐学启不敢耽误,在战场上,每一秒钟都可能是战斗的转机,而且英缅军的处境更是容不得等。 齐学启下令军队与日军在拼墙河北岸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三天三夜之后,除了一些溃逃的日军外,其余的都被悉数歼灭。 这时候才知道,日军其实总共才有一千多人,这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有人因此受到了各盟国的赞誉。 后来齐学启前往卡萨指挥作战,战争失利之后,只能随着第五师撤退,在此过程中,还与新编38师失去了联系。 行至曼西地区的时候,齐学遇到了十几个新编38军的伤员,他们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跟不上部队行军的速度,所以只能留在了这里。 他们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要是遇到日军,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就算是足够幸运,躲过了日军,从他们的伤势来看,很可能也难逃一死。 齐学启思量再三还是决定留下来,有人劝他说“你要照顾他们肯定会脱离队伍,日军还在后面追着呢,说难听一些,到时候连你都要被连累。” 齐学启当然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但是看着这些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们,他哪里忍心丢下他们不管呢? 带着伤员根本走不快,齐学启只能一边照顾他们赶路,一边警惕着周围,防止被日军发现。 尽管已经非常小心,行至钦敦江边时,还是被日军的侦察兵发现,看着拿着枪慢慢靠近的敌人,齐学启只知道自己今天难逃一死了。 “要是子弹打干净了,我们就自裁,绝对不能落入敌人手里。”齐学启向众人喊道。 几声枪响过后,身边的人都陆续倒下了,就连齐学启也受了重伤失去意识,等他再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被关到了仰光战俘营。 原来日军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打算把他关起来劝降。 但是无论是加官进爵还是各种惨无人道的刑罚,齐学启就是连眼皮都不抬。 敌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齐学启只一心想要求死,不吃饭不吃药,甚至在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朝着敌人的刺刀冲去。 在监狱里,齐学启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不用想着从我身上获得什么,趁早把我杀了吧。” 后来汪伪政府为了争取齐学启,派了叶蓬等人前往劝降,“只要你在投诚书上签个字,同意支持汪精卫的政权,我们就会放了你。” 齐学启听了这话愤怒地说:“你们认贼作父,还知道羞耻是什么吗?” 两个月下来,叶蓬一无所获,为了报复齐学启,就跟战俘营里的人说,“你们现在之所以还这样,就是因为齐学启不肯服软。” 久而久之,很多人都对齐学启心生怨言,有一天,一个人在守卫松懈的时候,突然窜出,捅了齐学启六刀。 在日本人的授意下,没有及时给他治疗,一代英雄就此陨落,享年46岁。
1944年,汪伪上将叶蓬前往仰光战俘营劝降孙立人的副手齐学启,齐学启一见来人就破
嘻嘻嘻影视
2024-07-19 14:49:21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