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不一定良性、恶性,早筛早诊要知道
是任新平
2024-07-21 00:06:44
胆囊疾病有时表现是比较隐蔽的。
[向右R]首先,患者如果没有症状,又日常不体检,可能好多患者不自知。
[打卡R]其次,有些患者多伴【胆囊结石】,因相伴多年已习以为常,不重视。殊不知,结石也可能会引起或伴发恶性病灶。
[向右R]再次,同样是肿瘤性病灶,胆囊肿瘤预后比较差,患者生存率比较低。而有症状时通常已无可挽回……
[种草R]临床上有一类疾病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
也就是息肉样病变……到底是怎么来的?且听慢慢分析
[举手R]其实,引起胆囊息肉的原因较多,根据胆囊息肉的具体类型、相关因素有所差异,常见的有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肿瘤性息肉。除了良性的腺瘤性息肉,有一些早期胆囊癌也可能表现为息肉样……
下面来看看息肉常见病因吧:
[一R]胆固醇性息肉:主要是因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胆囊壁胆固醇结晶,刺激胆囊黏膜增生,从而导致其发生。是较常见的良性息肉。它与平时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不吃早餐、高脂肪或高胆固醇饮食、暴饮暴食,以及肥胖、精神压力大,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二R]炎症性息肉:主因慢性炎症如慢性胆囊炎等所致。慢性炎症会刺激胆囊壁并导致胆囊黏膜增生,并向腔内凸起,从而形成炎症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
[三R]肿瘤性息肉:如腺瘤样息肉,多与细胞基因改变相关,若胆囊黏膜细胞分裂时出现异常,导致胆囊黏膜细胞异常增生,从而会逐渐形成肿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属属于良性阶段,但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早期胆囊癌属于恶性肿瘤,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向右R]早期发现恶性病灶并进行根治性手术,可能提高患者预后。
[种草R]临床治疗方式:
[向右R]一般无法通过药物去除,因此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胆囊息肉的管理,是存在争议的。
[打卡R]既往外科医生以息肉大小定生死:1cm为界……。
即:如果胆囊息肉小于1cm,且没有不适症状时,通常无需治疗,可先行观察。但息肉合并有严重胆囊炎、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大量结石、胆囊功能缺失、胆囊萎缩等情况时,需进行手术切除。
[向右R]若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cm,且存在血流信号丰富、单发、宽蒂、息肉形状不规则等情况时,需怀疑有癌变可能。建议行手术切除治疗并结合病理以明确性质。
[向右R]但其实,有些良性息肉无需手术,随诊观察就可以。
[点赞R]【超声作为胆囊疾病首选检查方式】在进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可以较好进行胆囊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向右R]对于常规超声诊断不清的胆囊息肉还可以借助【超声造影】极大的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敏感度。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