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真义──发露众罪,自光心田

游梁公隼 2024-07-24 18:21:24
《端午是一年阳气最盛之日──发露众罪,自光心田 》2020 梁公隼 “端”午的端字,最古解“直”义,即直午,意思是:太阳直线居于午位的上空,乃最近大地、阳气最盛之日。在三代夏商周前,即四千年前以上,中国人已庆祝端午节。只是在二千二佰多年前,大贤 屈原在端午节投江殉国,令端午节多了一层文化意义。 因上古无文可考,现今可知古人在端午节做的事,就是祭祀神明,祈除百邪。古有一种凹形的青铜阳燧小镜,在端午节午时,用来收集阳光,射入艾绒或菖蒲干上生火,然后用“圣火”来煮食、燃烛、起炉铸镜铸剑等。对于火的来源,一丝不苟。 因为端午为阳气中正直线在天,天人相通,午阳对应人的“心宫”,火德主光明磊落,即端午节的大义,是以正气(圣人五常之道) 反省照察自心,使不留邪秽,光明正大。不贪、不怒、不阿、不迷、不隐,发露众罪,自光心田。而不是吃粽和龙舟。引伸正阳正气,老百姓把家中家具、衣服、玉器、金银铜器、书籍等,都拿出来晒太阳,然后,艾草薰室、菖蒲洗澡……。可是,现代人只知道吃粽和赛龙舟。 我习惯每年端午节都焚香、净室,然后读诵《离骚》,感怀国故,神交往代。穆宾四说:“《离骚》是辞章中最难读懂的。”由汉初至1984年,注解《楚辞》约1300家,都必须有五学去读:义理、训诂、考据、音韵、辞章。以义理最难,首先难在一个“信”字!信什么呢?就是中华古圣人的教育。《离骚》就是公务员,乃至一切暴民的良药,教人忠孝思古,修本自美,博雅知物,用情质真。苏东坡说:“有读《离骚》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可是,现在的新老师也难读不懂,所以再无人下泪了。 【欢迎分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