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三太保的李克用,为何干不过朱温? 到了《不良人》里头的李存勖和敬新磨,大家伙很感兴趣,不晓得是对五代十国感兴趣还是对动漫感兴趣。说一代战神、后唐的开国皇帝李存勖之所能成为风云人物、左右历史,主要该是因为沾了祖上的荫德。 李存勖,乃晋王李克用之子。本姓朱邪,复姓,打他祖父朱邪赤心开始,他们家世代为沙陀酋长。他爷爷就因镇压声势浩大威胁长安的桂林兵变,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唐,被皇帝赐为李姓,成摇身一变成了李昌国,编入宗室谱籍。而其父李克用,也是袭爵,官至河东节度使,封晋王,驻节太原,建立河东割据势力。 后来,同为割据大佬,曾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的朱温,一点也不忠,逼迫唐哀帝禅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便与时俱进,打着唐的招牌,和朱温争霸天下。他俩说起来,曾是亲密无间的同僚,但为了地盘、为了利益,反目成仇。 李克用这边,原本兵强马壮,拥有大名鼎鼎的“十三太保”,亲儿子李存勖乃三太保。 大太保是李克用部将之子李嗣源,膂力惊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后,李存勖杀戮功臣,任命宦官,痴迷戏剧,横征暴敛,导致兵变,老大没帮老三,直接递刀子,与变兵合流,攻入都城,让李存勖死不瞑目,不久后,他即位为帝,成为了后唐的第二位皇帝;而二太保李嗣昭,养子,身材矮小,但,不惧生死,作战异常勇猛,常常陷阵攀登,救李克用于危难。 四太保唤作李存信,五太保唤作李存进,六太保唤作李嗣本,七太保唤作李嗣恩,八太保唤作李存璋,九太保唤作李存审,十太保唤作李存贤,后三位分别是史敬思、康君立以及李存孝。尤其这位十三太保,武艺超群,骁勇异常,论武力值,绝对晋军之首,也是唐末作为著名的猛将。民间流传的“王不过霸,将不过李”的李,就是他。 反观朱温,儿子也不少,朱友裕、朱友珪、朱友贞、朱友璋、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还收养了四个养子,即朱友文、朱友谦、朱友恭、朱友让。数量上不遑多让,但质量,比起十三太保,个顶个的不正常,为了争宠,能把自个的老婆,争相送给老爹品尝,本身就不是个正常家庭。 再看家底,李克用剿灭黄巢军,收复长安,击败关中军阀,盘踞河东,拥天下雄关晋阳,更拥有五代十国最为精锐的沙陀骑兵。从而称霸一方,而反观,最初朱温仅控制了大概今河南一地耳,处于绝对劣势。 没想到,如此强大的李克用竟然和朱温双方你来我往,缠斗了几十年,不仅不能吃掉对方,地盘越来越小,败多胜少,渐处劣势,于是乎,很多历史迷们不解,为何兵强马壮拥有十三太保的骁将李克用,为何就打不不过朱温呢? 原因无外乎这么几个,要真拼军力能力,他比朱温确实强一些,但朱温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比起史书载性惇固,少它肠,较憨憨的李克用,谋略上,外交上,休养生息、安抚民心,政治力上不知道出高明多少。 李克用容易轻信别人,曾差点被诓进营中的朱温灌酒大醉被干掉,朱温人家还爱听三国故事,早早就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领了道德制高点。 再说,朱温虽说武将不如李克用,可人家身边出谋划策的能臣那可多得多。李克用一个劲的杀伐四方,一身蛮力,搞得穷兵黩武,打一块丢一块,狗熊掰苞米,但朱温采纳谋士建议,身处四战之地,远交近攻,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联合一批、干掉一批,再分化之,各个击破,最终,实力反而越来越壮。 再看,内部管理上,十三太保一大部分不是死于战场,而是被义父干掉的。猪瘟儿子不行,但为了笼络人心,好色的他竟然连宠姬都能赏赐给部下,惹得部下愿尽死力。朱温别看也是无赖,也很残暴,但他当政后,鼓励农桑,轻徭薄赋,迅速恢复生产,安定人心,也是事实。再看李克用,还在跟别的军阀杀杀杀。
有十三太保的李克用,为何干不过朱温? 到了《不良人》里头的李存勖和敬新磨,大家
大力道历史
2024-07-31 17:37: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