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翻新挖出红棺? 一条旧的新闻报道,说2016年5月,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一户

大力道历史 2024-07-31 17:38:12

老宅翻新挖出红棺? 一条旧的新闻报道,说2016年5月,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竟然在自家床下发现了一处宋代的墓葬,消息一出,震惊世人。 时间拉回到1986年,这年台州市农民杨计土在村里花了1000多块钱买下了三间平房。1000块,当时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一百来块,搁当时可是巨款。 之所以下血本,就是他想将来儿子大了娶了媳妇,当他们的新房。二来,也想一家人住的宽敞些。 就这样,一晃一家人住了三十多年,直到2016年,杨计土的儿子长大成人,要结婚,杨计土便决定把有些残破的旧房子推倒,地基上盖新宅子。 便租来了一辆挖土机,雇了十几名工人,选了个好日子开工,将三间平房推成废墟。推倒还不行,还得雇佣挖掘机重新挖地基,清理建筑垃圾,挖着挖着,忽然施工队,有人大叫。 怎么回事呢? 原来挖掘机挖到卧室原本火炕,竟然卡住了。工人只能人工扒开碎石块。 嚯,吓他们一跳。地上塌陷,漏出了一个大窟窿,里面竟然赫然躺着一具油亮鲜艳的血红色的巨大棺材,很渗人。 老汉二话不说,赶紧给当地有关部门打电话。很快,经过勘察,发现这墓穴可不是近代的,马上,考古人员杀到,周围拉起警戒线,进行现场勘查。 一时间,废墟旁围满了四里八乡的人,大家伙都想知道,床下面挖出的红棺材到底埋的谁。   考古人员清理掉棺椁表面覆盖着的一些泥土和砂石,明显红色是朱砂所漆,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用的。为了不被快速氧化,做了处理。小心翼翼的开棺材,尸骨早已经朽烂,但里面出土了不少如玉璧、铜镜,丝帛等物品,大部分是以丝绸文物为主。 初步判定,玉璧是南唐的,绝大部分是南宋时期的。或许玉璧是南唐传下来的老物件,被当做了陪葬品。   不远处,又发掘出了一处石碑,通过复原,发现是墓志铭。一下子,墓主人身份也水落石出。 原来,这是处夫妻合葬墓。墓主人叫赵伯澐,墓志铭是他生前写的。是他担任长州地方官时亲自为生病故去的爱妻李氏所作,文字最后,他要求儿子,在他去世后,将二人都安葬在自己的老家黄岩县靖化乡,就是今日杨计土家附近,云云。 姓赵?这个村,及周围,也有不少人都姓赵,于是村里老人搬出了厚厚的族谱——《黄岩西桥赵氏宗谱》 往上一捯饬,好吗,还真找到了赵伯澐的名字。由于他出身显赫,古老的族谱还记载着赵伯澐的生平。 原来,赵伯澐之所以姓赵,是因其父赵子英,乃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六世孙,徙居台州黄岩县,遂为邑人。 故而他便是赵匡胤的的七世孙,金枝玉叶。 绍兴二十五年(1155)生,嘉定九年(1216)卒,赠通议大夫,同年与李氏合葬。此墓为南宋墓无疑,距今800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整理修复,出土的文物服饰形制丰富,涵盖了衣、裤、袜、鞋、靴、饰品等。并且纹饰题材多样,双蝶串枝、练鹊穿花、云鹤莲花等。织物品种也很齐全,绢、罗、纱、縠、绫、绵绸、刺绣等品种。 故而这批丝绸文物被称作我国考古界的“宋服之冠”。还原南宋赵氏宗室成员当时的礼仪性服饰及日常穿着,具有古代服装文化的极高研究价值。 而那块南唐玉璧,最终鉴定为公元940年南唐开国皇帝李昪,也就是“小楼昨夜又东风”的作者李煜的祖父当年的祭天之物。极其罕见和珍贵,可为中国历史学的知识体系填补空白。 那么好了,老汉家棺材上面睡了三十年,南宋高等级古墓一朝被幸运挖掘,这个故事就结束了吗? 没有! 说起来很神奇,随着考古挖掘尘埃落定,杨计土才告诉记者,他曾有一个听起来不太让人相信的经历。这便是,自打他买了这三间平房,睡觉时曾梦到过几次一模一样的梦,有一对穿着古代衣服的男的和女的,笑着对他说,“那你能帮我们找到后人吗云云”,但当时,他以为自己看古装剧看多了,瞎梦的没在意,听闻是南宋一夫妻合葬墓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一遭,不禁吃惊一场。 不过大力丸觉得,可能是凑巧了。 你像是很多史书也记载过托梦的故事,不足信,后人写的,选对自己有利的说。 我还查了查,八十年代,老汉买房的时候,什么83《射雕》、88《绝代双骄》《大地恩情》《武则天》什么的很多古装剧,甚至是历史剧,还真有可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0 阅读:9
大力道历史

大力道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