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株都有“剧毒”,有人吃它患上了尿毒症,农村30年前却常用来做腌菜,为何如今消失

悦悦小侃历史 2024-08-09 17:18:40

每株都有“剧毒”,有人吃它患上了尿毒症,农村30年前却常用来做腌菜,为何如今消失不见?   刀豆,又称刀把豆,刀豆角,是很多人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味。   上世纪90年代,很多农村家庭广泛种植刀豆。   每到丰收的季节,除了用猪油爆炒之外,还可以用盐,醋,辣椒等调料拌匀之后,封坛腌制。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腌刀豆是极致的美味。   由于刀豆本身口感粗硬,经过醋水浸泡之后会更加弹脆,很多家庭都会用来佐粥下饭。   然而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却很少能够在饭桌上看到这道美食,甚至连超市和农贸市场都看不到刀豆的身影。   童年的刀豆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呢?   首先,因为刀豆本身含有毒素。   成都的李阿姨家中种植一小片刀豆,成熟的时候她经常搭配猪肉爆炒食用。   一天大火翻炒刀豆的时候,家里的煤气突然用完了,李阿姨浅尝一口,发现豆角已经变软,干脆盛出来直接食用。   结果吃完之后没多久,李阿姨突然觉得腹痛如刀绞,同时头晕恶心,眼前发黑,家人立刻把她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之后告诉他们,李阿姨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也称尿毒症。   刀豆本身还有一种名叫毒蛋白的物质,在进入人体后会分泌溶血素,从而破坏人体红细胞结构。   轻则导致恶心呕吐,重则导致肾功能衰竭。   不过毒蛋白并非不能化解,只需要高温加热就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所以这就要求人们食用刀豆的时候一定要用大火爆炒,哪怕腌制,也需要用大火蒸煮十分钟以上。   因为很多人不清楚刀豆的毒素,而且在烹饪的过程中也很难把握尺度,一不留神就会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为了保险起见,很多超市和农贸市场不再上架。   其次,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类的饮食习惯和经济条件之间存在一条隐藏的规律,即经济条件越是落后的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就越是重口。   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家庭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以榨菜,腊肉为主。   腌制菜有三点优势:首先,尽可能延长新鲜食物的食用寿命。   当时很多普通家庭根本没有冰箱,新鲜的蔬菜和肉无法长期保存,所以人们会把这些食材用盐处理后封坛。   其次,保障人们冬季对蔬菜的需求。   如今大棚种植虽然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但在几十年前还属于新鲜产物。   到了冬天,水果蔬菜的价格会成倍翻涨,普通家庭为了节约成本只能选择腌制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腌制能够掩盖菜和肉的异味。   所以仔细分析不同省份的饮食习惯不难看出,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道重口味的特色菜,比如川渝的折耳根,东北的泡菜,河南的胡辣汤等等。   刀豆也是其中的一种。   不过现在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家常菜逐渐变成小众爱好。   如今哪怕到了冬季,超市的货架上依旧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蔬菜,而且价格非常平易近人。   人们只要想吃,随时都能找到。   现在的腌制菜大多都出现在小料区,或者是代表家乡特色的风味美食。   已经从基本的满足生存需要,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然,刀豆也并不是完全绝迹。   在长江以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还有很多农户广泛种植。   不过除了食用之外,他们还开发出了刀豆的新功能。   由于刀豆是缠绕草本植物,根茎的长度能够达到数米。   每到丰收的季节,根茎缠绕在栅栏和墙面上,每一片叶子下都挂满丰硕的果实。   远远望去苍翠欲滴,非常好看。   所以现在很多种植园区把绿植培养成观赏性植物,和爬山虎等结合出现。   而且据中医分析,刀豆本身属于温性,有止呕补肾的功效,尤其种子可以搭配其他中药一起使用。   所以很多药农也会种植刀豆,成熟之后将种子卖给中药收购企业。   除此之外,刀豆本身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虽然对于人体而言会释放出大量毒素,但对于植物来说是最好的培养肥料,因此很多人把刀豆制作成绿肥,用来培养花草树木和蔬菜。   当然在江南一带的特色菜馆中,刀豆依旧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尝试,但千万要用大火烹饪! 参考资料: 女子吃了“半熟”刀豆 突然腹泻呕吐得了尿毒症:凤凰网

0 阅读:4
悦悦小侃历史

悦悦小侃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