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怎么办?这7个穴位要牢记

尔容记笔记 2024-08-30 17:41:22
1、⼤椎⽳ ⽳位:⼤椎⽳是⼈体最⼤的⽳位,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2、⾜三⾥⽳ ⽳位:⾜三⾥⽳位于⼩腿前外侧,当犊⿐下3⼨,距胫⾻前缘⼀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三⾥是⼈体⽳位中运⽤最多的⽳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化之源的⽳位代表。 3、关元⽳ ⽳位: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可在⼩⼿指的下缘处取⽳。 4、神阙穴 穴位: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 5、中脘穴 ⽳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简便取⽳,⾃⼰⼿脐上四横指。 6、命门⽳ ⽳位: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平神阙⽳。 作⽤:因本⽳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因此有⽣命之门之称,也是我们⼈体的动⼒之源。 7、太溪⽳ ⽳位: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时,脚趾会出现⿇⽊感。 作⽤:太溪⽳为肾经的原⽳,是肾经原⽓经过和停留的腧⽳。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都可以有太溪⽳来补养。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