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节制的晚餐有损健康】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让很多人吃饭不规律,经常是早午餐吃的比较随意,晚上时间比较充裕所以晚餐比较丰富,再加上常有应酬,晚餐总是吃得过饱而且油腻,一天的营养摄入严重不均衡。这样不仅身体吸收不到必须的营养物质,还会加重胃肠负担。那么,晚餐究竟怎么吃才算是健康呢?
1.晚餐早吃。晚餐不宜太晚,晚餐最佳时间是18:00~20:00(老年人建议在19:00前吃完晚餐),此时身体刚好消耗掉中午的热量而且晚饭后有时间进行消化吸收,是胃肠工作的最佳时间。晚餐距离睡觉时间3小时左右,这样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20:00以后就尽量不要进食了,有关研究表明:20:00以后吃晚餐有可能引起尿路结石等疾病。
2.晚餐素吃。晚餐应有两种以上的蔬菜,而且以素菜为主。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少吃大鱼大肉和那些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过高的蛋白质摄入会让尿中的钙增加,一方面降低了体内的钙储存,诱发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尿中的钙长期沉积,有可能诱发尿路结石。而不被吸收的多余的蛋白质,会在大肠菌类的作用下形成氨气或其他有毒物质,诱发大肠癌。因此,晚餐应以喝粥为主,因为粥汤类有助于消化吸收,还有助于延年益寿、美容。
3.晚餐少吃。与早中餐相比,晚餐过后主要是休息,因此进食的量应该小于早、午两餐。如果晚餐吃的过多,会增加肠胃负担,也会有失眠的困扰。另外,如果饮食中含有高蛋白的食物,会让分解蛋白质的肝脏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危害肝脏健康。高钙的食物还会引起尿路结石。
营养师温馨提示:晚餐吃得讲究一点,有利于身体的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群和计划控制体重的人群更要给与高度的重视。我们每个人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本人的身体状况来制定适合的晚餐食材及进食量。在平常饭量的基础上适当减量进食,不要过饱。晚餐牢记:管住嘴、七分饱、清淡餐,有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