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过抗战,先后担任84师参谋长、28军炮兵司令,军衔却只是大校,直到去世才从

洋洋爱说史 2024-09-09 18:31:56

他参加过抗战,先后担任84师参谋长、28军炮兵司令,军衔却只是大校,直到去世才从他的骨灰中发现秘密,真相令人泪奔!   1955年,在授衔仪式上,刘竹溪被授予上校军衔。此时的他满面春风,非常高兴能够得到如此殊荣。   当时中央军委相关部门在军衔的评定上,完全是出于其个人历史功绩,这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科学评价。   刘竹溪既参加过抗日战争又参加过解放战争,是妥妥的老革命。建国后,他还曾在军事院校授课。然而,直到他去世,军衔却没有任何变化,这到底是为何?   1940年正是国内抗日战争关键的一年,日军的侵略步伐大大延缓。国民党精锐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难以开展有效反击。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给予日军严重打击。   刘竹溪从一名小战士逐渐成为一名有经验的连队指导员。有一次,日军对解放区开展扫荡,我军立刻制定反“围剿”策略。   刘竹溪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对日军的一个据点发动突然袭击。在这次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在危急关头,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臂。   作为指导员,他不会轻易下火线。他没有退缩,直接用镊子将嵌在手臂里的子弹生生夹了出来。   顿时,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裳,身边的战士都被他的这种忘我的行为所感染,个个就像下山的老虎,猛打猛冲。不到半小时,就成功占据了日军的据点。   作为一名战士,战场上负伤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有一次在反“围剿”战斗中,刘竹溪却差点丢了性命。   随着日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刘竹溪率领少数部队断后。当大部队脱离危险,远离包围圈后,闻讯而来的日军源源不断。   但好在他们已经提前做好逃脱方案。只不过在撤退时,他还是中了一枪。   这一次情况比较严重,敌人打中了他的身体要害处。好在硬撑下去回到了驻地,得到了医生的及时治疗。   在济南战役中,面对王耀武精心打造的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我军依然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离不开无数像刘竹溪这样的革命功臣。在这场战役中,他担任敢死队指战员,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国民党军队在济南城墙上方架有数台重机枪,在城墙下方布置了大量的地雷。这场攻坚战可谓九死一生,然而他却毫无退缩。   刘竹溪率领身边的战士不断向前冲,城墙上方的重机枪开足马力不断射击。   身边的战友不是中枪就是踩地雷。刘竹溪身上遭受了大量弹片的划伤,但即使这样,他也没有退却。为保证战斗胜利,他坚持率领剩余的战友继续战斗。   济南战役结束后,他被立刻送往当地的医院进行救治。医生从他身上取出了近40枚弹片,但由于医疗技术的原因,无法将剩余的20多块弹片取出。   手术取得了成功,但医生的一番话却让在场的战友倒吸一口凉气:“他的情况很糟糕,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手术做完后,刘竹溪长时间陷入昏迷状态。或许是由于坚强的意志,在一段时间后,他居然苏醒过来,还可以下床活动。后来,他退居二线,长期在军队任职。   按理说,像这样的老革命,如果能够继续工作30年,他的军衔绝对不会仅仅只是上校,甚至还有可能获得将军衔。那么,他为何会离开军队呢?   原来,在1960年的一次医疗检查中,医生发现刘竹溪身体各项指标出现严重下降,必须离开军队进行休养。   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回到军队。在这段时间内,随着国内军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原有的军衔制度已不合时宜。   因此,关于军衔的调整和晋升在军队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他却因为病情错过了这次晋升机会。   在随后的日子里,刘竹溪定期前往医院接受医生的检查,并积极开展各种锻炼,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晚年的他常常回忆曾经的革命生涯,想到曾经的点点滴滴。   2010年,刘竹溪离开了人世,身上所残留的20多个弹片夹杂在他的骨灰中,家人只能小心翼翼地使用镊子将它们夹出来。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才知道,原来刘竹溪军衔一直停留在上校,并非因为评审工作出现问题,而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军队!

0 阅读:38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