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才女朱令两次被投毒,全身瘫痪、智力受损如7岁孩童,凶手却至今逍遥法外,是有人从中作梗,还是凶手手段过于高明?这起曾经轰动全国的投毒案件,为何如此难破? 1994年11月24日,对清华才女朱令来说是最为致命的一天,她的身体出现了肚子疼的不适症状,可她却因为忙于课业没当回事。 然而没过多久,又出现了胃痛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还出现了大面积掉头发的现象,这一下朱令慌了!她不得不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朱令在医院呆了一个月的时间,期间医院对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可却并没有找到朱令的病根。 而朱令的头发也重新长起来,因此也让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朱令没事了。 没有人知道,此时朱令的身体已经身中剧毒,只不过她所中的毒根本不是当时的医院可以检测得出来的,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最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第一时间检测出朱令的病因,也给了凶手继续作案的机会,并且让朱令遭受了难以挽回的伤害。 1995年2月20日,大学开学,朱令再次返校,可返校仅仅一周之后,她的身体再次出现了疼痛现象,半个月后,朱令病情加重,不得不回到家中。 明明在家里的时候好好的,为什么一到学校就出现问题? 父母对朱令身体疼痛的原因产生了怀疑,然而当务之急是带朱令去医院检查,找到病因。 3月9日,朱令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负责给朱令检测的医生在看了朱令的病情后,告诉其父母,朱令很有可能是铊盐。 这里是朱令的病因第一次被找到,然而医生也仅仅是怀疑,且协和医院不具备做铊盐中毒的检测。 如果那时能第一时间对朱令的身体进行铊盐中毒的检测,那么病情完全可以控制,并且也不会对她造成太大的伤害。 此时,朱令已经被投毒两次了,可依旧没有人选择报案,也就失去了寻找凶手的最佳机会以及找到朱令的病因。 在协和医院住院6天以后,朱令的身体情况突然恶化,到3月28日朱令彻底陷入昏迷。 十几天时间里,医院对朱令进行了各种抢救,包括血浆置换和切开朱令的气管保证她能顺利呼吸。 但医院依旧没有对朱令是否是铊盐中毒进行检测,也让朱令失去了最后缓解病情的机会。 因为找不到病因,协和医院的医生也只能是干着急。 直到4月10日,朱令的几名同学把朱令的病情特征翻译成英语,发到了国外互联网平台,希望国外的专家能根据症状找到朱令的病因。 很快朱令的同学就收到了2000多封回信,而在这些回信当中,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朱令的症状就是铊盐中毒! 4月18日,朱令的同学将朱令病因送到了协和医院,让这些同学意外的是他们提供的信息却没有得到回应,无奈下只能把这个可能告诉给了朱令的父母。 朱令的父母在得知情况以后,不再找协和医院的医生,找到了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的专家,把朱令的情况说了出来,希望该院能对朱令的病因进行检测! 同时,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也取得了朱令的尿液、头发和血液等重要检测物质送了过去,最终检测的结果显示,朱令就是铊盐中毒。 确定了病因,协和医院终于开始了对朱令的对症治疗,而朱令的病情也开始出现了好转,体内的毒素逐渐被排除,只不过因为病毒在体内存留时间太长,已经给朱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确定朱令是铊盐中毒的这天,朱令的父母选择了报案,因为铊盐乃是一种管理十分严格的毒素,哪怕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也不可能轻易拿到手。 警方也在第一时间立案,并把朱令的宿友孙某当成了第一嫌疑人,因为除了两人是宿友拥有最好的投毒机会外,这孙某也是清华大学少有的能拿到铊盐的学生。 注意看时间,报案的时间是1995年的4月28日,此时离朱令第一次被投毒已经过去了5个多月的时间,离朱令被第二次投毒也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早已让警方失去了第一时间掌握证据的条件,哪怕警方怀疑孙某是凶手,也无法给她定罪。 因此这桩案子也成了一桩悬案,直到2023年朱令去世,凶手依旧逍遥法外!
清华才女朱令两次被投毒,全身瘫痪、智力受损如7岁孩童,凶手却至今逍遥法外,是有人
洋洋爱说史
2024-09-10 18:30:00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