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针”被很多人视为“童年噩梦”,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时候扎遍大江南北的屁股针,现在却几乎不见了。明明有很多优点,它为什么会被淘汰?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生病去医院,经常会遇到一个“魔咒”——屁股针。无论你是感冒发烧,还是喉咙痛,医生一开口:“要打针了”,多数情况下这针就得打在屁股上。 对于很多人来说,屁股针简直是童年的噩梦,尤其是听到针管抽液的声音,整个人都不寒而栗。然而,近些年你可能已经发现,屁股针好像“消失”了。 曾经的“必备项目”,现在几乎不见踪影了。屁股针到底去哪了?明明它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慢慢被淘汰了呢?今天,我作为一名医生,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什么是“屁股针”? 屁股针,其实是大家对于肌肉注射的一种俗称。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臀部的臀大肌,也就是屁股,所以就被叫做“屁股针”。 肌肉注射指的是把药物通过针管注射到肌肉里,让药物通过肌肉的血管逐渐被吸收。相对于其他的注射方式,比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可以让药物缓慢释放,这对一些需要持续作用的药物非常有用。 小时候我们打的很多药,像抗生素、退烧药等,都可以通过肌肉注射来发挥效果。由于儿童的血管难找,或者为了避免让孩子感到更痛苦,肌肉注射变成了一个常见的选择。打在屁股上是因为那里肌肉较多,针扎进去不会直接碰到骨头或神经,风险相对较小。 那为什么屁股针慢慢消失了呢? 虽然屁股针曾经是非常常见的治疗手段,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它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原因有很多,咱们一个个来讲。 1. 新药物的出现和药物使用的改变 以前很多药物,尤其是抗生素,需要通过肌肉注射来达到疗效。比如大家小时候可能打过的“青霉素”和“链霉素”,这些药物在过去肌肉注射是主要的给药方式。但是现在,很多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者静脉注射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些新型抗生素,它们的药效更强,服药方式更方便,副作用也更少。这就让屁股针慢慢失去了它的主战场。 另外,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医生和患者都更加注重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了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以前打屁股针有时候是因为“快准狠”,要让药物迅速见效,现在医生更加倾向于个性化治疗,不再盲目使用“猛药”。 2. 肌肉注射的局限性 屁股针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很有效,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比如,药物进入肌肉后,吸收速度和效果受个体差异影响很大。 你可能打了一针,别人打了一针,药效却不完全一样。有些人肌肉组织发达,药物吸收慢,而有些人可能药效来得太快。另外,肌肉注射的风险也不能忽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伤到神经,甚至导致感染。相比之下,口服药物或者静脉注射更为精准,药物剂量更好控制,副作用更少。 3. 患者接受度的改变 大家都知道,打针对孩子来说,简直是噩梦般的存在。屁股针痛感明显,尤其是小孩,痛哭喊叫是常见的情景。而且屁股针是一次打完药物后,药物会滞留在肌肉里,逐渐被吸收,这种滞留带来的酸痛感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让患者更加难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生会更倾向于选择对患者更友好的治疗方式,比如口服药或者静脉输液,减少对患者的痛苦。同时,现在的家长和患者对于“无痛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也会更慎重地选择是否使用肌肉注射。 4. 医疗条件的改善 在过去,医疗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可能医院的设备不足,或者护士的技术水平有限,静脉输液难以普及。 在这种情况下,肌肉注射作为一个简单快捷的选择广泛应用。但现在,医疗水平整体提高,静脉输液技术更加普及和安全,医生可以选择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式,不再需要依赖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还在用吗? 虽然屁股针的使用频率大大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消失了。肌肉注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然有其重要作用。 比如,针对某些疫苗,肌肉注射仍然是最好的给药方式。疫苗通过肌肉注射不仅吸收效果好,还能减少局部反应。此外,某些急救药物,比如治疗过敏反应的肾上腺素,必须通过肌肉注射迅速起效。 对于一些需要缓释的药物,比如一些精神科药物,肌肉注射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方式。这些药物通过肌肉注射可以维持长时间的药效,避免患者频繁服药,提高依从性。 屁股针曾经是我们童年挥之不去的回忆,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治疗方式。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屁股针慢慢淡出了主流视野。 这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进步,更是患者体验的提升。虽然屁股针不再常见,但它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仍然有其作用。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屁股针”被很多人视为“童年噩梦”,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时候扎遍大江南北的屁股
任向前养护说
2024-09-11 18:19:44
0
阅读:198
世界风声
小时候感冒就打一针,现在感冒要挂一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