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高山下的花环》连长梁三喜原型的遗孀,得知丈夫牺牲后,她靠着双手偿还了丈夫欠下的2000元巨款。直到2007年,她历经艰辛才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丈夫的墓前,而路费居然是靠贷款。 1978年,李金花收到了丈夫王发坤的来信。信中,王发坤满怀期待地告诉李金花,他即将转业回家,与妻子共同抚养孩子长大。 从那以后,李金花每天都会站在家门口,目光紧紧锁定在村口的方向,期盼着丈夫的归来。因为这个家,靠她一个人支撑,实在太艰难了。 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她照顾,家里的农活也压在她的肩上,还有公婆也需要她的照料。 这一等就是一年多,李金花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直到1979年中越之战爆发,李金花的心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霜雾。 终于,李金花在家里等来了关于丈夫的消息,但却是王发坤的遗物和一封让她劳累了一辈子的遗书。 原来,王发坤在上战场前就已经写好了遗书。在遗书中,他希望在自己牺牲后,妻子能改嫁,同时也希望妻子能用他的抚恤金替他偿还在军中借的2000元外债。 但王发坤并不知道,他的抚恤金根本不足以偿还他欠下的外债。李金花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加上抚恤金,才偿还了800元的外债。 至于改嫁,李金花从未想过。因为这个家还需要她,两个孩子以及公婆都需要她的照顾。特别是得知王发坤牺牲后,李金花的公婆身体大不如前。这个时候她若改嫁,那这个家就真的垮了。 从此以后,李金花承担起了家中所有的责任。白天,她背着孩子下地干活;晚上,她回家还要做各种零工以补贴家用。 李金花一直都没有忘记,她的丈夫还欠着1200元的外债。不把这些钱还清,她怕丈夫在下面不安心。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李金花都独自一人偷偷地抹眼泪,这是她唯一可以发泄心中委屈的方式。 但擦干了眼泪,她还得继续拼搏。以她的收入,要偿还1200元的外债着实太艰难,而且家里的开销也需要她承担。 因为没日没夜的辛苦奔劳,李金花衰老得特别快。村里人看在眼里,都对李金花的遭遇感到同情。 有很多人都劝说过李金花改嫁,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她要为丈夫还清债务,为公婆养老送终,为孩子攒下娶妻生子的钱。 终于,在11年的辛勤努力下,李金花还清了丈夫欠下的所有外债。但此时的她,看上去已经犹如一个老人,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她还不到40岁。 还清债务后,李金花的担子并没有减轻。因为两个儿子的长大,她还需要赚钱给他们存老婆本。 其实,李金花心中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去丈夫的墓前看一看,询问他为何残忍地丢下她们。 但这个小小的心愿对于李金花来说却难以实现。因为直到这个时候,她也不知道丈夫葬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她实在没钱走出大山。 直到2007年,一封信改变了李金花的人生目标。信中详细说明了王发坤的埋葬地点。 此时的李金花已经是一名老人,她明白这是她最后一次看望丈夫的机会,否则将成为她永远的遗憾。 于是,她决定带着两个儿子去看望他们的父亲。因为路途遥远,李金花便向当地的信用社贷款了2000元作为路费。 这是李金花第一次走出大山,但她没有丝毫的害怕。她的心中只有丈夫,她无时无刻不期盼着与丈夫“重逢”的那一刻。 终于,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里,她见到了丈夫的墓碑。这一刻,李金花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委屈,抱着墓碑嚎啕大哭起来。 泪水浸湿了她的面庞,布满老茧的双手不停地颤抖着。这是她28年来心中委屈的释放。但释放过后,她还得继续为了生活拼搏。 2011年,当地政府终于为李金花一家的生活条件进行了改善。他们修缮了李金花老家的房子,还为王发坤修建了烈士纪念馆。 因为政府的帮助,李金花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这也算是对烈士家属应有的照顾,虽然来得稍微晚了一些。
她是《高山下的花环》连长梁三喜原型的遗孀,得知丈夫牺牲后,她靠着双手偿还了丈夫欠
洋洋爱说史
2024-09-13 18:29:15
0
阅读:2342
潘斯基
致敬最可爱的人
寻觅
卫国牺牲贷款看牺牲丈夫可悲
tong
给牺牲的烈士多少钱都是应该的
K.wx.z.
农村兵,可敬!国家应该为他们养老!
用户13xxx24
失职!
用户18xxx79
小便不要为了流量瞎写,78年的2000块是什么概念?不要玷污英雄…
WANDERLLL 回复 09-15 17:41
是真的,看过相关报道,他为家里盖房子借的。
二泉映月
泪目。
艺馨
国家必须照顾好烈士家属。
火山
那个年代二千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五年的收入,他在部队怎么会欠下这么多钱呢?
人间正道
那个年代的人,值得记忆!
大豆
此文存疑,作者带节奏,想干什么?别对不起英雄!
用户17xxx29
现在在西藏当十二年兵能挣几百万
唐古拉山之鹰 风雪兼程 Mr Yu 回复 09-28 09:24
我七五年在西藏当雄当兵,每月九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