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让人泪目了!”山东,男生的父亲在13年前离世了,母亲也跟别人跑了,只有78岁的爷爷把他抚养长大,如今他高考考了620分,为了凑学费,爷爷只好把养了四五年的老母鸡,拿出去卖,回家时,爷爷带回一名陌生男子,男生接过陌生男子给的一份礼物,转头就向爷爷下跪磕头。
(来源:洪观新闻)
烈日下,一个沧桑的大爷,摆着小摊,摆上他种的新鲜蔬菜,他拿着一个塑料袋,给一只老母鸡遮阳。
这么热的天,他已经热得受不了了,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此刻他却不为自己担心,反而担心他心爱的老母鸡被晒坏了。
此时的方海,正好路过大爷的摊子,他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很疑惑。
既然大爷这么在乎这只老母鸡,把它晒坏了,为何还要拿出来卖?
方海决定上前一探究竟。
“大爷,你这些菜都怎么卖呢?”方海看着大爷实在可怜,反正他摊子上的蔬菜也不多,他想买完让老人家赶紧回去。
“两元。”大爷说出这朴实的两个字时,方海有些震惊了,不愧是老一代,吃过苦过来的农民,实在又真诚。
而大爷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心酸。
方海问了一下大爷卖了多少钱,大爷竟然说还没有开张,此时已经快到大中午了,他知道大爷不卖钱,是不会去吃午饭的。
他要赶紧买下所有的菜,好让大爷回家,可这只老母鸡让他有些为难了。
这只大母鸡买回去自己还得收拾,看大爷这样子,也是很心疼这只大母鸡的。
他决定一问到底,询问大爷,关于这只老母鸡的情况。
果然这只老母鸡不简单,大爷竟然养了他四五年,平时就靠它下蛋来改善伙食的。
这奇怪了,既然大爷这么重视这只老母鸡,为何还要拿出来卖掉,大爷说出了他和孙子的故事。
原来,大爷家里还有一个孙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他的孙子竟然高考考了620分。
爷孙俩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大爷的儿子在13年前就已经离世了,儿媳很快也跟别人跑了,只有他一个人拉扯了孙子13年。
但孙子很争气,也很努力,他拼命学习,想给自己和爷爷带来更好的生活,终于在高考实现自己的梦想,考入了北京一所名校。
可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有限,为了给孙子凑学费,大爷才不得不将养了四五年的老母鸡拿出来卖。
听完大爷的故事,方海内心十分感动,在艰苦的条件下,大爷的孙子能够考得如此好的成绩,这肯定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他想帮一帮这个年轻人。
他毫不犹豫地将大爷所有的菜买下,还将那只鸡也买了下来,然后让大爷带他回家做客。
大爷看到方海如此心善,就带方海回家,孙子考上名校,他想分享这一份喜悦。
一回家,大爷就将孙子介绍给方海,方海看着眼前这个腼腆而又懂事的男孩,他想看一看男孩学习的地方。
那是一个简陋的书桌,只有一盏太阳能台灯,还有一堆书。
“这就是你学习的地方?”方海惊讶地问道。
“是啊,挺好的,就是这太阳能灯,下雨或者连续几天阴天,就不亮了,这有些难受。”大爷的孙子遗憾地说道。
接下来方海问他考多少分,男生自豪地拿出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个大学好不好?”大爷问了方海,大爷只知道孙子考了高分,但不知道这个大学到底怎样。
“好,这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看着努力的爷孙俩,方海感动得有些想哭了。
他不能再待下去了,他掏出一沓钱,放到男生身上,让他好好学习回来孝敬大爷。
那一刻男生迟疑了,他默默地接受了这一份善意,坚决表示,现在他接受了方海的帮助,等他学成归来,他将会帮助像他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而他转身向爷爷下跪磕了一个头,这一跪,一切尽在无言中。
爷孙的故事真的太让人泪目了。
1、爷爷不顾辛苦拉扯孙子,孙子不负爷爷所望,这个家风值得让人称赞。
《民法典》第1043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
虽然他们家境贫寒,但是爷爷竭尽所能抚养孙子长大,孙子拼尽全力考取好成绩,实现梦想,他想着有朝一日能让爷爷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优良的家风。
2、方海只是一名心善的人,他出手相助,这赠与行为让人称赞。
《民法典》第658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是不能够自己撤销的。
从帮助的那一刻起,方海就是不求回报的,而他的帮助就是爷孙俩的雪中送炭,影响男生的一辈子。
3、方海还有母亲,儿子如此优秀,如果她不给抚养费, 她将会受到他人谴责。
《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男生其实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刻,可以找母亲要抚养费。
对此,你有何看法?(方海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