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俩女大学生外出游玩的时候,在一座天桥上捡到一个手提包,让人意外的是,打开之后,包里竟然足足有一斤的黄金,两人接下来的做法,让人竖起了大拇指。
某大学的大二学生马同学和王同学,如同往常一样结伴而行,准备外出游玩,当她们经过校门口那座天桥时,不经意间,马同学的目光被地面上一个深色的物体吸引住了。
“咦,那是什么?”马同学好奇地停下了脚步,王同学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两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深色的手包,静静地躺在地上。
马同学弯腰捡起了手包,入手有些沉甸甸的感觉。“这包看起来不一般呢。”王同学轻声说道。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充满了疑惑。她们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包,顿时被里面的东西惊呆了。
只见包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竟是金条!还有一把精致的车钥匙。除此之外,还有一个 U 盘。
“这可怎么办?”马同学有些紧张地说道。王同学也皱起了眉头,思考片刻后说:“咱们赶紧报警吧,失主肯定很着急。”两人一致同意,毫不犹豫地拨打了报警电话。
在等待警察到来的过程中,她们的心情十分忐忑,既担心失主着急,又希望能尽快将这些贵重物品归还。
警察很快就赶到了现场。民警们对两位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了赞扬,并迅速通过包里的身份信息展开了寻找失主的工作。经过一番努力,民警终于联系上了失主申先生。
此时的申先生,正心急如焚。他刚刚把车开到九水东路交给朋友,自己夹着手包往回走,经过天桥时不慎遗落了手包。
回到公司后,他才发现包丢了。申先生焦急地回忆着自己走过的路线,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手包到底丢在了哪里。他的心中充满了懊悔和无奈,包里的黄金共计 500 多克,价值 40 多万元,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U 盘里更是储存了重要资料,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申先生感觉找回来的可能性很小,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然而,就在申先生几乎绝望的时候,他接到了民警的电话。听到自己的手包被找到了,申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立刻赶到派出所,当他看到自己失而复得的手包,里面的贵重物品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太感谢你们了!”申先生紧紧握住民警的手,不停地道谢。民警微笑着说:“不用谢我们,你应该感谢这两位拾金不昧的大学生。”申先生这才注意到旁边站着的马同学和王同学,他再次激动地握住她们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好样的!”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申先生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了女生所在的学院。
从法律角度来看,拾金不昧是一种传统美德,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中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在这个案例中,马同学和王同学的行为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她们在捡到申先生的手包后,没有丝毫的贪念,而是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积极寻找失主。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她们的高尚品德,也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拾得人在保管遗失物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拾得人在保管遗失物期间,应当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这个案例中,马同学和王同学在等待警察的过程中,一直小心翼翼地保管着手包,没有让里面的物品受到任何损失,她们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此外,对于失主来说,也有一定的法律义务。
失主在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在这个案例中,不知道申先生有没有向马同学和王同学支付一些费用,但从法律角度来说,如果马同学和王同学在保管手包的过程中产生了合理的费用,申先生是有义务支付的。
拾金不昧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法律义务。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助,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这个案例中,马同学和王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拾金不昧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她们的行为不仅值得赞扬,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对此,你对本案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