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元宵节,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食堂竟然有红烧肉,便决定吃碗红烧肉再走

超哥评历史 2024-09-29 00:15:03

1950年的元宵节,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食堂竟然有红烧肉,便决定吃碗红烧肉再走,却没想到因一碗红烧肉改变了人生。 “哇,有红烧肉哎!” 1950年的元宵节,哈工大的学生们显得非常兴奋。他们上完课就开始向学校食堂狂奔,因为这天学校食堂为了庆祝节日准备了红烧肉。 红烧肉在那个年代开始稀罕物资,毕竟有些人在那个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孙家栋来到食堂就打了满满一碗,然后就在他准备动筷子的时候,校长出现了。 “各位静一静,静一静,这是中国空军的军官,他想来我们学校选拔好苗子。”校长的话一字不漏地传到孙家栋的耳朵里,他开始兴奋了,连红烧肉也顾不上吃,立刻奔到校长跟前大喊着:“我要报名,我要报名。” 孙家栋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抢到了队伍第一的位置,仅仅过了几分钟,他后面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 大多数哈工大的学生对于空军还是非常向往,因为哈工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之一本就是前往国防相关单位,只是哈工大的学生也明白周收飞行员的条件是很苛刻的,所以大多数学生并不觉得自己能选上,但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们还是去填了报名表。 孙家栋的几位室友都因为健康问题,最终和张飞失之交臂,他们感到非常遗憾。 只是孙家栋不一样,孙家栋平常在体育课的时候也总是最为出色的那一个,而且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强悍,每次跑步都能将同班的同学甩出好远,孙家栋的学业在哈工大的学生当中也属于最优秀的那一批,他已经连续两年拿下了专业第一,所以这次空军招飞,他可谓是势在必得。 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孙家栋很容易就通过了选拔,他也顾不上回家了,直接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在告别的时候,孙家东的同学们都和他开玩笑说:“苟富贵,无相忘。”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现在还和自己一起吃这红烧肉的同学将来会取得怎样伟大的成就。 到达北京之后孙家栋参加了一次测试,在他这次测试当中,他再次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随后他被派往苏联留学,在苏联留学归来之后,孙家栋完成了自己专业的转换,他没有选择继续做一名飞行员,而是选择了向更高的领域发展—研究航空航天技术。 1958年孙家栋见到了自己一生的领路人钱学森教授,当时钱学森教授正在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呕心沥血,在领导的安排下,钱学森教授见了一批后辈,钱学森希望希望他们当中能够出现优秀人才,为中国航空事业添砖加瓦。 为了测验这些学生的能力钱学森提了许多刁钻的问题,很多人在第一次见到钱学森的时候都会感到很紧张,他们回答问题时也经常出错。只有孙家栋不急不忙正确的回答了所有问题,给钱学森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孙家栋大将之风,将来一定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 在钱学森团队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孙家栋开始独立出来有了自己的团队,后来增加动的团队,成功研制就出了东风2号导弹。 1967年我国人造卫星的研制开始提上日程,党领导问钱学森谁人可以担此重任的时候,钱学森毫不犹豫地提出了孙家栋的名字,从此之后孙家栋开始了研究卫星的旅程。 这次旅程并不轻松,因为当时中国几乎是同步开展了“两弹一星”的研究,孙家栋不得不告别自己的父母亲人,整日埋头苦干,好在孙家栋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仅仅过了三年时间,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成功发射。 后来孙家栋又参与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制,可以说,孙家栋已经成为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一面旗帜。 2004年,老当益壮的孙家栋再次选择再次出山这一次,他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已经有了诸多成就,荣誉等身的孙家栋开始自己新的征服之旅。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这一直都是中国人最为古老的梦想之一,孙家栋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将这一理想从字面变成了现实。 孙家栋有的时候也会回忆起那天中午在食堂的所见所闻,不得不说,有的时候人生就是需要一场奇妙的缘分,那天孙家栋收拾好了行李箱,他原本是打算回家的,只是他实在眼馋食堂的红烧肉,所以才决定吃完之后再回去,如果他没有去食堂,那么他很有可能就会错过这次招飞,那么他的人生将会走向何方,也就打上了一个问号。 在中国最为艰苦的时代,无数的老一辈科学家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中国研发出了许多先进的武器,这些武器也成为了中国人的底气,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0 阅读:210
超哥评历史

超哥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