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是关于中国目前仍有35项被“卡脖子”的高科技领

渡啊 2024-09-29 19:36:37

今日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是关于中国目前仍有 35 项被 “卡脖子” 的高科技领域,其中涵盖航空发动机、超高清显示屏、操作系统、顶级轴承与机床、高端医药原料、先进医疗设备,还有我们所熟知的芯片和光刻机等。 这些高科技领域中的任何一项若遭到源头国的封禁,都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影响。 芯片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有些人或许会觉得,只要我国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芯片研发,就能突破国外的限制。 但这种想法其实过于乐观了,因为芯片产业至今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 二战期间,美国全力开展曼哈顿计划来研制原子弹,召集了当时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这一计划不仅成功制造出原子弹,还极大地推动了美国乃至全球的科技水平。 二战结束后,众多科学家不再需要投身武器研制工作,其中一位名叫威廉・肖克利的物理学家,他离开曼哈顿计划后加入了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之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 晶体管使微型集成电路成为可能,芯片也随之应运而生。在芯片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光刻机、纳米工艺、量子计算等高科技也得到带动,从而推动了芯片产业不断发展。 由此可见,芯片产业的诞生是一个规模庞大且周期漫长的过程。如果不从根源上攻克这些技术,仅仅盲目地认为投入资金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就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我们知道,马斯克的 SpaceX 公司自2019年起开始构建一个由4.2万颗卫星组成的系统 — 星链。 通信卫星通常发射到地球的近地轨道,因为这个高度通信延迟低、功耗小,能够提供廉价、高速且稳定的通信服务,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布局地球近地轨道的卫星。 截至目前,SpaceX 的星链系统已有超过6000颗卫星在地球近地轨道运行。 由于卫星之间需要保持安全距离,地球的近地轨道大约只能容纳6万颗卫星,如今已经开始出现卫星拥堵的状况,所以尽早建设低轨道卫星系统、抢占轨道资源至关重要。 可以说,谁掌控了低轨道,谁就掌握了未来的太空通信。 吉利的计划被称为未来出行星座,计划通过三期发射,最终发射6012颗卫星。一期发射完成后就能实现全球全区域覆盖,这完全就是中国版的星链。 而且,SpaceX 的星链仅有通信功能,特斯拉的电动车目前尚未使用星链的卫星服务。而吉利的未来出行星座是集通信、遥感、高精度导航于一体的双向卫星通信。 目前,银河E8、极氪001等车型均已搭载卫星双向通信服务。吉利的卫星已经完成测试,能够为全球的商业客户提供低轨道通信服务。 在未来,当吉利的星链全部建成后,吉利旗下的汽车、飞行器,乃至其他车企的新能源车辆都能够使用这个高速稳定的卫星通信系统。 所以,只有从源头布局高科技产业,我们才不会在未来被他国 “卡脖子”。 期待中国版星链完全建成的那一天。 也许在未来,当你坐在飞行汽车里刷到这条视频时,不再需要依靠4G、5G网络,而是通过天上 “吉星高照” 般的卫星通信,这或许就是属于中国航天和中国车企的独特浪漫。

0 阅读:2
渡啊

渡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