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一对上海知青夫妇,于吉林延边插队时,在当地孤寡老人李阿妈家里,一起生

超哥评历史 2024-09-30 01:15:06

1969年,一对上海知青夫妇,于吉林延边插队时,在当地孤寡老人李阿妈家里,一起生活了10年。10年后,当知青返城,夫妻二人跟公社反映:“如果我们能回上海,一定要带着李阿妈走。” “李阿妈和你们有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你们带她走干什么?” “她是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最亲近的人。” 1979年,上海的知青夫妻俩林小兰和姚祚塘终于获得了返城的机会。来这里当知青时,他们是夫妻俩小两口,回去时他们已经变成了四个人,一个是他们的孩子,另一个是他们在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李阿妈。 大家都忙着回乡,谁也没想到,两口子竟然想把李阿妈也带回家。组织上让他们慎重思考。毕竟,李阿妈已经年纪大了,回去之后,他们不仅要照顾李阿妈的吃穿住行,她要照顾孩子,肯定会非常忙碌。 李阿妈得知这件事情后,非常感激这两个人。可她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身体情况也越来越差,她不想跟着两个人一起回去,成为他们的拖累。 因此,她也跟两个人强烈表示过自己的想法:“我年纪大了跟你们不一样,你们不用管我,回去吧。” 分别在即,很多知青都已经提前走了,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这里一直想接着李阿妈一起回去。当时的他们受到了身边很多人的劝阻,也包括李阿妈。 可无论身边人再怎么劝他们,让他们慎重考虑,夫妻俩还是坚定这一个想法:一定要带李阿妈一起回家。 夫妻俩只不过在这里生活了十年的时间,李阿妈也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普通村民,双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两个人离开之前,一定要把李阿妈带走,一起生活。 1969年,来自上海的一对知青夫妇林小兰和姚祚塘来到了吉林延边插队。知青下乡时安排的都有住宿的地方,夫妻俩住在了当地孤寡老人李阿妈家里。 来这里之后,他们才知道,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李阿妈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在这里。村民们知道她年纪大,而平常也对她多有照。 李阿妈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上地干活,洗衣做饭没有问题。夫妻俩刚来这里生活,一直都是李阿妈在一直帮助他们,教他们种地,教他们洗衣做饭。 林小兰手上磨出了茧子,深夜哭的不得了。李阿妈也是第一时间跑到了她的房间里,过来安慰她。 虽然李阿妈不是两个人的亲妈,他们也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是在李阿妈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在乡底下的一切生活,基本上都是李阿妈一直在照料着他们。而其中最令两个人感激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李小兰怀孕生孩子了。 那时,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到城里,刚结婚不久,他们也想要个孩子,于是不久后林小兰就怀孕了,当得知她怀孕的消息时,李阿妈心里是最开心的。 她在家除了干农活之外,天天张罗着给林小兰做饭,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为了保证林小兰在孕期期间得到充分的营养,她把鸡蛋几乎都给林小兰吃了。或许在我们看来几枚鸡蛋算不上什么,可在那时候鸡蛋是非常珍贵的,李阿妈平常自己都舍不得吃。 家里做了什么好东西,她也是第一时间把做好的饭给他们端过来。每次做好饭,李阿妈都会说:“你们先吃,我做了一大锅,你们别管我。” 林小兰夫妻俩知道,李阿妈是在骗他们,因为每次他们都说吃不完,把饭菜又给李阿妈撇下一碗。但晚上的时候,他们又会看见这一碗饭,这样的情谊又怎么不让人感动? 生孩子期间,林小兰差一点难产,姚祚塘什么也不懂,也是李阿妈在林小兰身边照顾她,还帮忙给林小兰找来了文婆,让她顺利的生下了孩子。 一家人能够在乡下生活十年,少不了李阿妈对他们的照料,在他们生下孩子后,李阿妈也是把他们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 他们一起生活了十年,十年后他们终于可以有机会回到城里了,因此,夫妻二人跟公社反映:“如果我们能回上海,一定要带着李阿妈走。” 在他们的多番劝说之下,终于,李阿妈跟着他们一起回到城里了。之后,他们也把李阿妈当成了自己的亲妈在照顾着。回到城里后,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李阿妈也过了一个幸福的晚年。 李阿玛离世前,心中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够葬在老家,夫妻俩最后也满足了李阿妈的这个愿望,他们一起带着李阿妈的骨灰回到了老家,回到了他们生活了十年的地方。

1 阅读:948

评论列表

冷眼看世间

冷眼看世间

12
2024-11-16 22:35

好人一生平安!

九哥

九哥

4
2024-11-17 10:48

张嘴就讲故事

超哥评历史

超哥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