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王奶奶三个月前脸突然上长了一颗痣。邻居们还打趣的说到七十多岁的人了,竟然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0-29 17:22:34

74岁的王奶奶三个月前脸突然上长了一颗痣。邻居们还打趣的说到七十多岁的人了,竟然还长了一颗“媒婆痣”。然而最近这颗痣却开始发痒,还出血,到医院检查,竟然是个瘤子。 74岁的王奶奶是个性格爽朗、爱热闹的老人,平时街坊邻居们都爱跟她唠嗑。 这天,大家发现她脸上突然冒出一颗小痣,不少邻居都打趣地笑她:“王奶奶,你七十多岁的人了,还长什么‘媒婆痣’啊!” 王奶奶一开始也觉得没什么,乐呵呵地跟大家笑了笑,还当是自己老了,身上爱冒点新东西,没往心里去。 可谁知,这颗小痣不安分起来了——没过多久,王奶奶就发现这颗痣开始发痒,一抓还会出血。 王奶奶虽然平时爱开玩笑,可对自己身体上的小毛病总是比较“佛系”,想着“忍忍就好了”。这回她女儿可不乐意了,一听说这痣发痒出血,立马着急地劝她去医院检查。 王奶奶嘴上说“别小题大做”,但心里也隐隐有些不安。 在医院的皮肤科,医生仔细检查后,表情凝重地告诉她:“王奶奶,这不是普通的痣,很可能是恶性黑色素瘤,需要进一步检查。” 王奶奶当场就愣住了——平日里不痛不痒的一颗小痣,竟然可能是肿瘤? 其实,像王奶奶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皮肤上新出现的痣,尤其是老年人身上突然冒出来的,有时候确实可能会转变成恶性病变。 那么,为什么痣会转化为肿瘤?在什么时候应该特别注意?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解答这些疑问。 首先,我们来看看皮肤上的痣为何会出现“变脸”。 根据2021年,美国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Dermatology》的研究《Risk Factors and Transformation of Benign Nevus to Melanoma in Elderly Patients》(老年患者良性痣转化为黑色素瘤的风险因素)中提到,老年人皮肤上的痣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恶变。 该研究团队分析了几百名老年患者的痣转化情况,发现其中有5%-10%的病例最终确诊为黑色素瘤。 这些数据表明,老年人痣发生恶性转化的风险较年轻人更高,尤其是那些短时间内突然出现或明显改变的痣。 那么,黑色素瘤到底是什么?黑色素瘤是一种源自皮肤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转移和侵袭性。 根据2020年,澳大利亚《Austral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上的研究《Cutaneous Melanoma in Elderly Population》显示,老年人患黑色素瘤的几率是年轻人的两倍。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追踪了超过2000名老年人的皮肤病变,结果显示,老年人皮肤上的痣更容易因年龄、紫外线损伤、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而恶化。 很多人对痣的变化并不重视,觉得只是皮肤的小变化,但实际上,痣的异常变化往往是皮肤癌变的信号。 根据2019年一篇刊登在《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上的研究《Evolution of Melanocytic Lesions in Older Adults》,该研究通过追踪500名老年人的痣变化。 发现其中约8%的痣在短时间内发生颜色、大小的显著改变,并且这些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被确诊为黑色素瘤。 这表明,痣的快速演变是恶性肿瘤的重要信号,尤其在老年人中尤为明显。 很多人像王奶奶一样,发现痣发痒、出血时可能会不在意。但事实上,这种症状往往预示着痣可能已发生病变。 2022年,《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一篇名为《Symptomatic Presentation of Melanoma in Elderly Patients》的研究指出,50岁以上的黑色素瘤患者中,约有60%的人报告出现过痣的发痒或出血现象。 该研究分析了上千例黑色素瘤病例,发现老年患者的皮肤病变更容易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往往是肿瘤细胞开始活跃,侵入周围组织引起的。 因此,一旦发现痣出现类似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 为了避免黑色素瘤的发生,预防和早期筛查是关键。2020年,一项刊登在《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Effectiveness of Regular Skin Screening in Elderly Patients》显示,定期的皮肤筛查可显著降低黑色素瘤的晚期确诊率。 本文为业内人士投稿,部分故事情节存在演绎成分。相关医学信息仅做科普,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0 阅读:975
李小哥知识说

李小哥知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