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近千万、老婆全职在家、孩子上国际学校,是中产家庭陷入困境的“三件套”。但我觉

哲昌与世界 2024-10-31 06:59:09

房贷近千万、老婆全职在家、孩子上国际学校,是中产家庭陷入困境的“三件套”。但我觉得,中产的陷阱可不止这么多。 我来说说,还有哪些“陷阱”呢? 第一、盲目报很多早教班、兴趣班,但收效甚微。 钱砸了大把进去,但孩子一无所成,最后都是你催着Ta去上课,Ta还懒得去。 这方面我交过智商税,但总体还算克制。这些年,我花在小孩兴趣班上的钱,不到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小孩上初中后,Ta自己变更忙了,所有兴趣班我都停了。 但有的家庭,夫妻俩年收入都不算高,加起来可能五六十万,还要还房贷,一个孩子一年花掉七八万,两个孩子花掉十几万……我觉得有点过了。 第二、总觉得带孩子旅游才算是见世面,在“只游不学”的方面花掉了太多钱。 给孩子“见世面”不是这么见的,而是更多带孩子接触“生产端”而不是“消费端”。 当然了,不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比如我家,我就屡次“撺掇失败”,孩子还是只对“消费端”感兴趣。那我就……我自己去消费,就顺便带上孩子。单独让孩子这么去消费,我会觉得浪费钱。 事实上,如若你有幸养到一个爱阅读、爱动手实践、好奇心重的小孩……那哪里都可以是Ta学习实践的道场,不一定都得花大钱去游学。 第三、在学历已贬值的时代,依旧相信学历的力量。重成绩,轻学习。在孩子教育投入方面不考虑投产比。 比如,明明家庭条件很普通,依然要送孩子出国留学,一年花掉上百万,孩子啥也没学到,就在留学生圈子里混,但又没法运用这些人脉资源,甚至连外语都没学好,也没有过硬的技能,回国后不靠关系都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把这钱留下来,给孩子买套房,还能有点房租或是给Ta一笔钱去开个店,亏了也能赚点教训和经验。 第四、在消费主义陷阱的影响下,各种超前消费。 比如,为了面子,按揭买一套自己长远看根本供不起的豪宅、养一个自己长期养不大起豪车,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买贵的、用好的,过了今朝就不想明天,以为眼前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甚至连基本的保险保障都没做齐全。 第五、在通胀压力或是阶层下滑的压力下,各种瞎投资。 赚钱是靠能力也靠运气的,但守财主要靠认知。人很难守住自己认知之外的财富。平时可能你省吃俭用,但一遇到所谓的赚钱机会就立马倾囊去博。结果呢?赚钱速度如积雪,亏钱速度如雪崩。辛辛苦苦三十年,很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产其实是很脆弱的,因为本质上它只是收入高一点、债务多一点、会超前消费的无产阶级。一旦经济遇冷、遭遇裁员或楼市、股市崩盘,或是只需要经历一点人生意外或变故,就损失惨重,阶层直线下滑。 中产绝大多数没有好的家底,也没有资产性收入兜底,人生容错率特别低,基本上就是作为“干电池”而存在。从20岁到40岁,你的电量比较充沛,但过了某个年岁,别人处置你都嫌弃你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运气好点的,在电量耗尽之前你赶紧扒拉一笔钱,作为自己的人生“软垫子”,攒到一笔养老钱。运气差点的,遭遇夫妻双双失业、家人突发疾病或其他意外状况,你会一夜返贫。 这轮经济下行,也给广大中产一个巨大的教训:经济有盛夏,也有寒冬。松鼠都知道要为冬天的到来储蓄足够的“秋膘”和“粮食”。“花出去的才是自己的”这种观念,也该改改了。

0 阅读:4
哲昌与世界

哲昌与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