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程即将要完成了。在它的广场上,搭建了一个看台,从2019年到如

哲昌与世界 2024-11-03 10:09:47

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程即将要完成了。在它的广场上,搭建了一个看台,从2019年到如今,24-7无休地,接纳着络绎不绝的来客。 去年回国出差期间,受邀在杭州一间设计培训机构做“神秘嘉宾讲师”,机构创始人让我对学员们分享,什么是美。 圣母院的看台便是我的例子之一。 它正对着重建工地,观者就坐。可以一分钟,也可以一小时。这片天地里,总是熙熙攘攘。当然有人潮产生的分贝。奇妙的是,并无丝毫喧嚣感。坐在看台上,自己所在的碎片时间单位内,施工似乎毫无进展,但天色流转、人潮聚散,总能给我舞台戏剧感。仿佛在听一场实验音乐会,或者在看一出长达五年不中断的情景剧。 坐在这里,伸展内心。 和同一位朋友,在这场重建大戏里,有过两幕剧中剧。 一次,两年前的生日当晚,喝到心花怒放的我俩,两对屁股一气儿坐到圣母院广场花圃的围砖上,傻呵呵的笑着,聊着。月牙高照,我们的眼睛也笑得弯弯。 另一次,一年前,巴黎秋天的雨季正当下,瓢泼又倾盆。朋友没带伞,我俩共用一把。水量过大,雨点甚至渗透伞布,偶尔落在皮肤上,凉凉的。我们停在通向圣母院的石桥人行道上。视线前景是塞纳河,背景是照着工地夜明灯的圣母院。雨水的声音,拍打到伞面的声音,船只驶过塞纳河的声音,唯独没有一丝声音的是不愿道别却在道别的朋友。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漫无目的的快乐,便是美。” “美学在最初的词根,其实是感觉学。抽象的训教和宏大的道理不会在心中刻骨,视听嗅味触这五感的知觉,才真真铭记。”

0 阅读:1
哲昌与世界

哲昌与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