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韩雅琴的早餐店,来了四个刑满释放、无家可归的少年,他们跪在她面前说:“妈妈,收留我们吧!我们肯定听话。”孩子们的哭喊让人心痛,她一下子把几个孩子搂入怀中..... 那是一个平凡的早晨,韩雅琴和几位下岗姐妹正准备结束早餐供应。 突然,店门被推开,四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踉跄着走了进来。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渴望,身上散发着久未洗澡的味道。 韩雅琴本能地想赶他们出去,但看到他们饥饿的眼神,她还是端出了剩下的早点。 少年们狼吞虎咽地吃完后,带头的一个鼓起勇气说出了他们的故事。原来,这些孩子刚从少管所出来,因为种种原因无家可归。 他们不愿回到充满歧视和冷漠的家乡,只能在火车站的水泥管道里度日。听完他们的遭遇,韩雅琴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就在这时,四个少年突然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恳求道:"阿姨,不,妈妈,请收留我们吧!我们一定会听话的。" 这一幕让韩雅琴再也无法保持冷静,她的泪水夺眶而出,张开双臂将这些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 尽管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韩雅琴还是毅然决定收留这些孩子。 她将小吃店的后屋收拾出来,为孩子们安置了简陋的床铺。从此,韩雅琴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然而,收留这些孩子并非易事。邻居们对这些"问题少年"充满戒心,有人甚至威胁要报警。 韩雅琴不得不四处奔波,向街道办事处和警察解释情况。她承诺会对这些孩子严加管教,不让他们再走上歧路。 2000年,一个特殊的"儿子"来到了韩雅琴身边。这是一位67岁的老人,比韩雅琴还大一岁。 他曾在监狱度过51年,出狱后无处可去。当他跪在韩雅琴面前恳求收留时,韩雅琴没有丝毫犹豫就接纳了他。 这一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争议,但韩雅琴坚持自己的选择。 为了养活这些孩子,韩雅琴开始了更加艰辛的奋斗。她每天凌晨3点起床,准备早餐食材。 白天忙完小吃店的生意,晚上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她将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每天只有4个小时,但从未抱怨过一句。 韩雅琴深知,要真正帮助这些孩子,光给他们温饱是远远不够的。 她制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要求孩子们按时起床、做家务、学习。她带领孩子们在街头劳动,教他们铺人行道、清扫路面、修理自行车等技能。 通过这些劳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谋生的本领,也逐渐建立起自信和责任感。 晚上,韩雅琴会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她找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让孩子们轮流朗读,并讨论书中的道理。 她告诉孩子们:"家有千亩良田,不如一门好手艺。你们要学会自力更生,将来才能立足社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雅琴收留的孩子越来越多。她的事迹开始传开,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和刑满释放人员来投奔她。 到2015年,她已经帮助了656个"孩子",其中有些人甚至比她年纪还大。 然而,这条助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人质疑她收留这些"危险分子"是在自找麻烦,也有人认为她是在沽名钓誉。 面对种种非议,韩雅琴始终保持沉默,用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韩雅琴的悉心照料下,许多曾经的问题少年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 有的成为了优秀的技术工人,有的甚至成为了企业家。 更让人欣慰的是,这些"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开始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然而,对韩雅琴来说,这些荣誉远不如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来得重要。她说:"我不求什么回报,只希望这些孩子能够走上正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今,韩雅琴仍然在坚持她的事业。 韩雅琴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母爱。她不仅是656个"孩子"的母亲,更是无数迷途者的灯塔。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爱心和耐心,就没有改变不了的生命。 (信息来源:新华网:一位中国母亲教导数百“特殊子女”自食其力)
1983年10月,韩雅琴的早餐店,来了四个刑满释放、无家可归的少年,他们跪在她面
洛风阐社会
2024-11-11 15:47:15
0
阅读:549
用户16xxx44
伟大母亲。。。
秋天
了不起的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