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女歌手罗琦,在一场宴会上叫嚣到:“北京人都是傻币。”一个男人拿起了啤酒瓶,她的眼睛被戳瞎了。 1993年,北京一家知名酒吧内,一场生日宴会正在热闹进行。摇滚女歌手罗琦,因独特的嗓音和肆意的性格,在摇滚圈崭露头角,引来无数目光。 年仅18岁的罗琦光芒四射,叛逆与轻狂交织,但正是这种洒脱和“桀骜不驯”,让她的音乐如火一般,让她迅速走红。 然而,成名未久的她却一时失控,在宴会中高呼了一句:“北京人都是傻币!” 这一句话,瞬间引发了冲突。 宴会上也有一些京城的地头人物,其中一个叫马三的男人,听到罗琦的叫嚣后,脸色骤变。他没有多说一句,操起手边的啤酒瓶,朝罗琦的头砸去。 罗琦见势不好,急忙护住了头。 但她完全没想到,破碎的玻璃瓶尖锐无比,直接穿过手指间的缝隙,刺中了她的左眼。 刺痛传来,罗琦发出一声惨叫,血瞬间染红了脸。 她倒在地上,左眼疼得睁不开,意识模糊。朋友们一边安抚她,一边慌忙将她送往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在做了紧急检查后,告诉她必须摘除左眼,否则右眼也可能受影响。听到这个消息,罗琦瞬间从酒精的麻痹中清醒,恐惧和悔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不肯摘除左眼,担心演出时假眼球掉出来,显得狼狈至极。 但医生明确表示,手术已是唯一的选择。面对不忍的眼神,罗琦的经纪人王晓京在手术单上签下了名字。 手术后,罗琦的左眼被摘除,她的右眼则得以保住。 对于18岁的她来说,这是晴天霹雳。失去一只眼睛,她仿佛也失去了曾经那个无所畏惧的自己。 术后,罗琦面对镜中的自己,一时失语。她没想到,自己年轻的面庞竟会被这样永久地改变。 但也就是在这沉默中,她内心产生了一种坚韧。她对着镜子低声道:“这是你的新面孔,习惯它,接受它。” 然而,重返舞台并非她想象中的轻松。 装上假眼后,医生叮嘱她不要过度用力,尤其不能唱高音,否则假眼有脱落的风险。罗琦苦笑着回应:“用厚纱布压着,它不就乖乖待着了吗?” 她一边自我安慰,一边努力适应新的形象,带着满腔的孤独和自卑重返舞台。 罗琦的故事并未就此平静。 尽管《选择坚强》专辑取得了惊人成就,但伤痛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她的自信、光芒,都在不断被那些指指点点削弱。 她试图用音乐来弥补心中的伤痛,可是,这远远不够。 一次演出彩排时,导演冷冷地说道:“快把眼罩摘了!别挡住视线。”当经纪人解释眼罩的必要性时,导演却不耐烦地说:“你给我找个瞎子?” 此话如针般刺痛罗琦的心。她默默离开彩排现场,低头独自返回酒店。镜中倒映出她的独眼,心里竟涌上阵阵自卑与绝望。 她被打倒了,失去了曾经的狂放不羁,挣扎在黑暗中难以重见光明。 于是,她染上了毒品。那些“粉末”一度成了她暂时的避风港,她幻想通过它来麻痹痛苦。 然而,毒品并没有让她的伤痛减轻,只是令她的生活一再失控。 1997年,罗琦在南京机场转机时,毒瘾发作,陷入疯狂。 她拦下一辆出租车,对司机说要去买毒品。司机见她神志不清,干脆将车开到了派出所,向警方求助。此时的罗琦,已成为国内首个被曝光吸毒的明星,被强制送入戒毒所。 她的音乐生涯似乎戛然而止,她的摇滚梦似乎就此埋葬。 但罗琦并未完全放弃自己。 一次戒毒所的偶然聚会上,她结识了一位名叫Jan的德国男人。这位高大温柔的文学博士,并没有因为罗琦的过去而疏远她,反而向她投来了关切的目光。 罗琦心中生出些许温暖与希望。 不久,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Jan的陪伴与包容,成了她生活的新支柱。 在他的帮助下,罗琦开始认真戒毒,每当她产生毒瘾时,Jan会握住她的手,温柔地告诉她一切会好起来。他的鼓励让她逐渐走出痛苦,完成了自我救赎。 2000年,罗琦终于恢复正常生活。 尽管复出后不如从前辉煌,但她依然努力生活,并在丈夫的陪伴下重拾音乐。对她来说,家庭的温暖是最深的慰藉,也使她坚定不再触碰那些深渊。 多年后,她带着孩子重新回到国内舞台,参与《我是歌手》,用歌声回报深爱她的观众。 舞台上的罗琦,成熟、自信,已不再遮掩左眼。她用歌声诉说着一个受伤者的成长历程。
1993年,女歌手罗琦,在一场宴会上叫嚣到:“北京人都是傻币。”一个男人拿起了啤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11 16:47:16
0
阅读: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