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司马光对“经验”认识之异同。 在社会科学领域,没有新鲜的事。今天你遇到

闵纯过去 2024-11-14 18:24:17

毛泽东和司马光对“经验”认识之异同。 在社会科学领域,没有新鲜的事。今天你遇到的问题,在历史上都有答案,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小到处理关系,大到治国安邦,经验越多,成功几率越大。 因此,司马光编著了《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毛泽东也十分重视经验,所以才会反复读17遍《资治通鉴》,也从中国历史中汲取很多行军打仗的方法。 但是,两个人对“经验”仍有不同的理解。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儒家礼治为主线,从君王和诸侯贵族入手,记载的更多是他们的故事。 毛泽东强调“实践”的检验,强调以人民群众为实践对象,以他们的经验为中心。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终让群众受益。 “思想这个东西很怪,要去掉那一部分坏的东西,不适合于马列主义的东西,不适合中国情况的东西,就要经过一定的阶段,就要有经验,单靠讲是讲不通的。列宁说'要在经验中来教育人民',因为人民是只信经验不信讲话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4.24)

0 阅读:3
闵纯过去

闵纯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