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孩子真的不能过了头!!!!!

映寒看育儿 2024-11-23 19:41:01
星期天和朋友一起带孩子们去游乐场玩,朋友家6岁的儿子在玩保龄球时抢了我女儿的球,两个小朋友开始争执,朋友让她儿子赶紧还给我女儿,重新排队。 我朋友的儿子觉得非常委屈,当场情绪崩溃,大哭不止,还打了妈妈,我朋友当时表现的很冷静,不停的安慰孩子,共情他。 但朋友儿子认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妈妈都必须坚定的站在他那一边,妈妈竟然帮别的小朋友,他接受不了!” 这件事情让我朋友满肚子怒火,憋屈的像个河豚,一直以来她都是好脾气妈妈,对孩子各种接纳理解,在我看来她对孩子的共情过度了。 先说说过度共情的后果: 1、过度共情无法建立边界感 孩子用哭闹和撒娇,一点点试探父母的”底线“。很多父母不忍心,孩子一哭闹立刻给予安慰和包容,或者立刻满足他们要求。这种行为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边界感,会破坏父母制定的规矩,明明是错误的不能做的事情他还偏偏要去挑战。 2、过度共情对父母来说是精神伤害 孩子的情绪很重要,其实父母的情绪同等重要。如果孩子总是无理取闹或者做错事父母还需要像个没事人一样去安慰孩子,接纳包容孩子的一切。 为了照顾孩子的感受压抑自己的情绪,状态好的时候还能控制,状态不好的时候会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最后还是会波及孩子。 3、过度共情会让孩子养成玻璃心 孩子在家被共情惯了,外面哪有人会这样贴心地照顾孩子,理解孩子。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没有得到大人的安慰,就很容易玻璃心,输不起。 父母需要如何做 一、接纳自己的情绪 先接纳自己的情绪,认可自己的情绪,是人就有喜怒哀乐。先照顾好自己,自己能量充裕,才能溢出给孩子。 二、不要过度解读孩子情绪 孩子其实没想象中这么脆弱,他们只是还无法很好地把控情绪。孩子的情绪来的快去得也快,开心时没顾及地大笑大叫,伤心时就大哭大闹。 不管是开心还是伤心都应该给孩子表现出来的机会,不要过度解读,更不要被孩子一时的情绪牵着走。 三、不需要过度忍耐孩子 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是不对的,但父母有情绪的时候也一定要向孩子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的行为让妈妈很生气,请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冷静冷静。” 但凡是个人就有优点和缺点,会笑也会发火,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实情绪是很有必要的。 四、建立边界 让孩子明白对与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错的该批评就批评。

0 阅读:41
映寒看育儿

映寒看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