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新四军派女教员到特务营做宣传,不料营长却暗地里让战士,当着女教员的面小便、脱上衣,想以此来赶她走。 在全面抗战爆发的背景下,一支关键的军事力量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崭露头角。这支队伍,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于1937年10月在中共中央与国民党当局的协议下正式成立。其成员主要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坚持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八省游击区作战的中国工农红军和地方游击队改编而成。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新四军肩负着在华中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使命。 为了加强对这支新组建部队的领导,1937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由项英担任书记,陈毅任副书记。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标志着这支部队正式投入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他们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牵制日军,支援正面战场。 1938年7月10日清晨,新四军迎来了一个展现自身战斗力的机会。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二营(缺第五连)在南京通往句容的公路附近的新塘地区设伏。句容县城驻扎着约300名日军,这条公路是日军后方的重要运输线,物资和兵力的调动十分频繁。新四军的指挥官们意识到,切断这条运输线,将对日军的后勤补给造成巨大打击。 当天上午,九辆载有百余名日军的卡车从南京方向驶来,车上还携带着重型步兵武器。车队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方两辆,后方七辆以一二百米的距离跟随。这种队形显然是为了防范可能的袭击,但新四军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伏击地点选在新塘附近一段有利于隐蔽和进攻的道路两侧。新四军战士们隐藏在茂密的树林和高地后,静静等待敌人的到来。空气中充满了紧张的气息,战士们握紧武器,目光坚毅。他们明白,此次行动不仅关系到一场战斗的胜负,更是对新四军战斗力和士气的检验。 当敌人的先头车辆进入伏击圈时,战士们依然保持沉默,耐心等待更多的敌人进入射程。待主要车辆全部进入预定位置,指挥员果断下达了攻击命令。瞬间,枪声大作,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敌军。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前方车辆被击毁,后方车辆因道路受阻无法前进或撤退。 日军迅速下车,试图组织反击。但新四军的火力密集而准确,敌军伤亡惨重,阵型混乱。战士们利用地形优势,对敌军实施了有效的压制。一些勇敢的战士还冲上公路,近距离消灭残余的敌人。整个战斗持续了约半个小时,日军已难以招架。 然而,好景不长,远处传来了敌人增援的消息。原来,驻扎在句容县城和汤山镇的日军约500人,携带坦克、骑兵,并有飞机掩护,正向新塘方向快速推进。面对数量和装备都占优势的敌人,新四军指挥部果断决定撤离。战士们迅速清理战场,带走敌人的武器和有价值的情报,然后有序撤退。 此次伏击战共持续约一小时,击毙和击伤日军40余人,摧毁敌军车辆两辆。令人欣慰的是,新四军在这次战斗中无一人伤亡,协同作战的地方武装仅有一人伤亡。这一战果极大地鼓舞了新四军的士气,也对日军的后勤运输造成了打击。 这次行动的成功,体现了新四军在敌后游击战中的战术运用和组织能力。通过精心策划和英勇作战,他们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取得了对强敌的胜利。这不仅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也向敌人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新四军的成长和壮大,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战略部署。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始终坚持抗战,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部队。他们的英勇事迹,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41年初,新四军6师16旅2团正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由地方武装改编的1营和由伪军改编的3营,都拒不接受团里派来的指导员,坚持保留原有编制,不愿进行下一步的改造。唯有2营才是名副其实的新四军部队。 团政委陈立平决定还是先从政治教育入手,于是派遣女教员张新华前往特务营开展工作。张新华刚一到营,营长李人俊表面上热情欢迎,私底下却处处使绊子。几个班长受李人俊指使,当着张新华的面小便、脱衣服,甚至偷走她的个人物品,在食物里下泻药,无所不用其极地逼她离开。 所幸张新华并未被这些卑劣的手段吓倒,她咬紧牙关,继续坚持在特务营做政治工作。一个和张新华同乡的班长看不过眼,悄悄来找她,道出了实情:特务营里根本没有普通战士,全是训练有素的班长;李人俊的真实身份是顽军团长,他们此番混入2团,就是为了瓦解这支部队。更可怕的是,这一切都是在王增福的默许下进行的。得知内情的张新华,立即向陈立平进行了汇报,完成了这次任务。
抗战时,新四军派女教员到特务营做宣传,不料营长却暗地里让战士,当着女教员的面小便
安琪小世界
2024-11-27 19:43:43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