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王树声将军回湖北麻城视察。见到一位农妇,9岁丧母的王树声跪倒在地,接连喊了三声:娘!娘!娘! 1938年4月,王树声被任命为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后代理司令员。在抗日战争的紧张形势下,他带领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迅速发展抗日武装,巩固根据地。面对日军严密的封锁和频繁的“扫荡”,他灵活运用游击战术,组织分散的小股部队出击,以打击敌人的后勤补给和占领点,成功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这一时期,王树声不仅致力于军事行动,还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建立起稳固的抗日根据地,为八路军的持续抗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1940年6月,晋冀豫军区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太行军区。王树声担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协助刘伯承指挥抗日作战。在太行山区,他凭借复杂地形,展开了一系列有效的防御和反击战,阻止日军进一步向解放区推进。在刘伯承的领导下,王树声与其他将领密切配合,将太行军区建设成为抗战时期华北地区的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 1944年9月,王树声率部进入豫西战场。这片区域由于长期受日伪军控制,抗日力量相对薄弱。王树声深入分析当地情况,采取“先固根基、后扩范围”的策略,成功组建河南军区并担任司令员。他迅速建立起抗日根据地,恢复和发展群众武装力量,加强党组织建设,同时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打击日军和伪军的力量,巩固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树声奉命率部南下桐柏山,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成立中原军区,任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面对复杂的局势,他着力整合新四军与八路军的部队,加强军区的统一指挥,为即将到来的全面内战奠定了基础。 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王树声参与指挥了著名的中原突围。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略行动,他率领左路军在敌军重兵围困下,突破平汉铁路和汉江防线,巧妙利用山区地形与敌人周旋,为部队的生存和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这次行动不仅保存了部队的有生力量,也为日后鄂西北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突围后,王树声被任命为鄂西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在武当山区开辟了新的根据地。在这一过程中,他通过整合地方武装力量、加强群众动员和深入敌后游击,逐步扩大解放区的范围,为国共内战时期华中地区的解放斗争提供了战略支点。 1947年7月,王树声率部随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担任鄂豫军区司令员。在这段时间,他带领部队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清剿”,并为重建大别山根据地打开了局面。他的军事行动有效牵制了敌军主力,使刘邓大军能够在更广阔的战场展开战略反攻。 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时,王树声于1949年5月出任湖北军区副司令员,并于7月兼任鄂豫皖边剿匪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他统一指挥湖北军区部队及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的部分力量,彻底肃清了大别山地区的国民党残余武装,活捉敌中将总司令汪宪以下1.5万余人。这一战果不仅巩固了解放区的安全,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0年,王树声升任湖北军区司令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建设中,他致力于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同时协助地方政府维护社会秩序。他强调军民关系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军队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湖北省的长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1年的一天,英雄的将军王树声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麻城视察。当他行至一条小河边时,竟偶遇了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妇人。老人看到王树声,两眼顿时泛起了泪花。王树声凝视着老人,仿佛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他颤抖着双腿,跪倒在地,含泪连喊三声:"娘!娘!娘!" 故事还要从23年前讲起。1928年,王树声奉命外出执行任务。不料半路杀出敌人,穷追不舍,誓要将他活捉。王树声躲进了一个小山村。谁知敌人点起火把,挨家挨户搜索,扬言活捉王树声可获重赏。 就在王树声几乎绝望之时,村中一位姓周的大娘悄悄打开家门,一把将他拉进屋里,示意他快躲起来。可就在此时,敌人闯进了周大娘家,一阵乱翻。他们眼看就要搜到王树声的藏身之处,千钧一发之际,周大娘将自己的大儿子王政道一把推了出去,谎称他就是王树声。敌人从未见过王树声真容,听信了周大娘的话,二话不说就将王政道押走了。 望着被带走的儿子,周大娘心如刀割。王树声内疚不已,几次想要冲出去和王政道对调,却被周大娘拦了下来。这位伟大的母亲深知,此刻容不得一丝差错,否则她的牺牲就会白费。 没过多久,王树声就得知王政道壮烈牺牲的消息。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妄图得到一些关于红军的情报,但这个硬骨头宁死不屈。最终敌人恼羞成怒,惨无人道地结果了王政道的性命。王树声悲痛欲绝,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周大娘,好好报答她的救命之恩。 二十余年过去,物是人非。1951年王树声重返麻城,周大娘搀起王树声,拍了拍他的后背。她告诉王树声,这些年虽然吃了不少苦,但一想到自己的儿子们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心里就感到无比欣慰。
1951年,王树声将军回湖北麻城视察。见到一位农妇,9岁丧母的王树声跪倒在地,接
安琪小世界
2024-11-27 19:43:44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