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杨虎城,惨遭军统特务杀害,而凶手

市井老李 2024-12-05 14:08:04

1949年,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杨虎城,惨遭军统特务杀害,而凶手在解放后没来得及撤到台湾,而是隐姓埋名,藏到了农村,还成了人人称赞的劳模。

1949年,山城重庆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国民党大势已去,败局已定,但撤退的阴影下,疯狂的杀戮开始了。

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也是无数冤魂的哀鸣,这其中,就有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杨进兴。

解放战争的炮火震颤着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如同困兽犹斗,疯狂地进行着最后的挣扎。

蒋介石在撤退到台湾之前,曾私下发布过一道命令,要对被俘虏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进行杀害。

那时候的渣滓洞、白公馆这些地方简直成了人间地狱。

杨进兴,这个名字总让人想起那段不愉快的往事,作为军统特务,他执行了多起暗杀任务,双手沾满了鲜血。

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对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其家人的残害。

1949年9月6日,杨虎城一家被骗回重庆戴公祠,杨进兴早已埋伏于此,他手中的匕首,无情地刺向了杨虎城的腹部,又刺向了紧随其后的杨拯中,一代爱国将领,就此陨落。

杨进兴的罪行远不止于此,“11·27”大屠杀,他又一次扮演了刽子手的角色。

他在渣滓洞监狱无情地向众多革命者开火,犯下了不少罪行,就连年幼的“小萝卜头”宋振中,也未能逃脱他的毒手。

杀戮之后,杨进兴和同伙仓皇逃窜,试图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解放军攻占重庆后,开始对剩下的国民党势力进行搜捕和审查,杨进兴深知自己罪孽深重,选择了逃往四川南充。

他化名杨大发,隐姓埋名,试图在偏僻的农村开始新的生活。

杨进兴在南充永安乡下找到了藏身之处,谎称自己是四处漂泊的农民,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他积极参加农业生产,从不偷懒耍滑。

他通过辛勤劳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后来还成了互助组的组长,杨大发现在看起来就像个地道的农民,让人很难把他跟过去那个会杀人的人联系起来。

然而,无论伪装得多么完美,罪恶的本性终究难以掩盖,在日常生活中,杨进兴偶尔会露出马脚。

他谎称自己来自四川广安,但是说话却像浙江口音,他自称是贫农,但皮肤白皙,举止也不像常年劳作的农民。

并且他与妻子都声称自己不识字,却在短时间内学会了三百多个汉字,这些不寻常的行为,让警察开始留意起来。

1953年,全国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成为了揭开杨进兴伪装的关键契机。

在普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杨大发”的身份信息存在疑点,警方便立刻意识到,“杨大发”这名字听起来跟那个跑路的国民党特务挺像。

为了进一步确认“杨大发”的身份,公安机关展开了更加深入的调查,他们走访群众,收集线索,并对“杨大发”的妻子田俊芳展开调查。

通过调查,他们发现田俊芳曾在重庆嫁给一个叫杨进兴的人,而这个杨进兴曾在国民政府工作。

这条线索,将“杨大发”与杨进兴联系了起来。

为了找到可靠的证据,警察们正设法找到“杨大发”的照片,他们以宣传农业合作社先进事迹为由,来到青居乡为当地社员拍照。

一开始,“杨大发”夫妻俩挺不愿意,死活不乐意拍照,最后,因为杨大发他们小组在育秧育苗方面做得好,要上报县政府,作为先进代表进行宣传,公安人员才拍下了他们的合照。

这张照片被送往重庆,经徐远举、周养浩等人辨认,最终确认“杨大发”就是杨进兴。

1955年8月3日,公安机关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他们为了让杨进兴不反抗,先让他做了一项很累的农活。

当杨进兴干完活回到区公所时,早已埋伏在此的公安人员一拥而上,将其抓获。

被捕后,杨进兴起初还试图抵赖,但面对确凿的证据,他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杨进兴对所犯的错误毫无保留地承认了。

1958年5月16日,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杨进兴死刑,立即执行,杨进兴的罪恶生涯,在那一声枪响中画上了句号,正义,最终得到了伸张。   杨进兴案的侦破,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清算的典型案例。

它展现了新中国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打击反革命活动的决心,也彰显了人民群众在维护社会正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杨进兴的落网,告慰了无数死难的革命烈士,也警示着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信源:“猫头鹰”的下场【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41
市井老李

市井老李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