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国夫妇收养了一名4岁的日本弃婴,顶着辱骂,将其抚养长大。40年后弃婴回到日本,没想到他从此杳无音讯,当中国养母脑出血瘫痪时,不停的惦念日本儿子,可日本儿子却依旧拒绝探望。
赵连栋接到通知那一天,天阴沉得像要压下来一般,他的手微微发抖,拿着信封不敢拆开,信中写着他的身份调查结果:他的亲生父亲曾是侵华时期的一名军官,因仓促撤离将他遗落在中国。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赵连栋记得自己4岁时在寒冷的哈尔滨街头被赵凤祥夫妇捡到。
他们对赵连栋视如己出,为了避免周围人的辱骂,甚至举家搬迁到河北,他也记得自己成长时,养母李秀荣如何含辛茹苦地照顾他,忍受着孤立和责骂,依然为他撑起一片天。
可这一切,如今却像蒙上了一层灰,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后,赵连栋心中多了一份不安分,他觉得,自己本不该属于这个家庭、不该在中国生活,他的真正归属,应该在日本。
得知亲生父母的信息后,赵连栋开始变得冷漠,对养父母一家愈发疏远,吃饭时,他往往沉默不语,偶尔听到李秀荣提起家庭的过往,他会不耐烦地打断,甚至对妹妹赵连琴的关心也显得生硬:我们根本不一样。
养母李秀荣试图挽回这段亲情,多次与赵连栋谈心,但每次都被他避开,渐渐地,赵连栋的眼里只剩下对日本的向往,对自己亲生父母的渴望。
赵连栋开始在信中与日本方面联系,学习日语,甚至计划着离开的具体时间。
终于到了要回日本的那一天,赵连栋站在家门口,对面是目送他的李秀荣和赵连琴,李秀荣眼眶红肿,紧紧握住他的手,赵连栋却轻轻抽回手,低声说道:“我不是赵连栋,我是野坂祥三,我该回到属于我的地方。”
话音落下,赵连栋拉着行李头也不回地走了,母亲的呼唤在身后传来,但他选择无视,他心里告诉自己,这是命运的安排,自己只是归还了一段本不属于他的情感。
之后的日子里,李秀荣多次写信给他,盼望着他能回来看望,然而,每一封信都石沉大海,直到她病倒,瘫痪在床,仍在念叨着,想儿子……
而现在的野坂祥三,在远在日本的家中,看着从中国寄来的信,冷冷地丢进了垃圾桶,他的回信寥寥几个字:“请不要再找我了。”
2005年,李秀荣带着深深的遗憾离世,在她的葬礼上,没有赵连栋的身影,只有那些年她为他付出的一切,以及他彻底切断的亲情羁绊。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参考资料:侵华日军遗孤回国后拒绝探望患病中国养母 《青岛新闻网》
天涯
养不熟的狼崽子